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
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
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
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
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
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
因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寒食后一日,赵国兴携具拉游清风峡登一览亭分韵赋诗。以尘埃已逐双溪去为韵得已字。家家趁寒食,看花雒城里。孰知我辈人,屐去登山齿。千峰据其高,一览无馀美。小溪山下来,青烟林末起。俯瞰阛阓居,总在尘埃底。洒樽遽移下,诗兴良未已。因念读书人,故事为重纪。
注释:
- 寒食后一日:寒食节后的一天。
- 家家趁寒食:每家都在寒食节的时候忙着庆祝。寒食节是清明节前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
- 看花雒城里:在洛阳城里欣赏盛开的花朵。雒城,即洛阳城。
- 孰知我辈人:谁知道我们这些人呢?
- 屐去登山齿:屐,古代的一种木制鞋;登山齿,形容爬山的乐趣。
- 千峰据其高:千座山峰矗立在那里。据,占据。
- 一览无馀美:一眼望去,美景尽收眼底。
- 小溪山下来:从远处的小溪流下来的山。
- 青烟林末起:山间的青烟袅袅升起。
- 俯瞰阛阓居:从高处向下看,繁华的市场和居住区。
- 总在尘埃底:总是在尘土之中。
- 洒樽遽移下:酒杯被迅速放下。
- 诗兴良未已:诗歌的兴致依然旺盛。
- 因念读书人:想到那些读书人。
- 故事为重纪:应该将这段经历记录下来。
赏析:
这首诗是赵国兴在寒食节后一日游玩清风峡时所创作的。他看到千座山峰巍峨耸立,山间青烟袅袅升起,俯瞰繁华的市场和居住区,都沉浸在尘土之中。他感慨万千,想到了那些读书人的生活,应该将这些经历记录下来。这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