扪萝百尺上孤峰,红藓斑斑杖屦踪。
惟有潮声生绝顶,晚风吹动半岩松。
【注释】
扪萝:攀着树枝。孤峰:山峰。红藓斑班杖屦踪:红色的苔藓在杖上留下了斑斑点点的痕迹。半岩松:山腰的松树。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攀登西峰院,登上孤峰,欣赏晚霞,观赏落日余晖中的山景和松树的美景。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首句“扪萝百尺上孤峰”,描绘了诗人攀爬至高处的景象。诗人通过“扪萝”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性格特点。接着,“红藓斑斑杖屦踪”,描述了登山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红藓比作杖上的足迹,生动地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劳累,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
次句“惟有潮声生绝顶”,进一步描绘了登顶后的壮美景致。此处,诗人以潮声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听觉的感受,捕捉到了潮声在高峰上回荡的独特韵味,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又激昂的大自然之中。此外,“惟有”一词的使用,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独特景象的珍视之情。
末句“晚风吹动半岩松”,则是对整个登山过程的总结与升华。诗人通过对风动松枝的描绘,将大自然的动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半岩松”这一意象的运用,也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与困境,提醒我们要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这首诗通过对西峰院登山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