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
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
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
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下面逐句解读:
北平家传成(注释:指张九龄的家族世代传承了良好的家风)
选将初年起范阳,和戎晚节误平凉(注释:最初被选拔出来担任将领时在范阳,晚年却因和戎而使平凉受到牵连)
大功宜受春秋责,盛毁何能日月伤(注释:应该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即使遭受重大诋毁也不能长久影响)
文士谈兵多谬误,兰台作史漫裁量(注释:文人谈论战争往往是错误的,而兰台作为历史编纂机构,其记录也常常是随意的)
折衷自有成书在,公论从知千岁长(注释:通过公正的裁决和合理的折衷,会有成书流传下来;公正的评价会延续很长时间)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张九龄的忠诚与坚持原则,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遭遇和评价的一种态度。诗中描述了他起初被选为将领,但后来因为政治原因而被误解。尽管遭到了重大的诋毁,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责任,不会因一时的困难或错误而放弃。
整首诗体现了张九龄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以及他对待是非得失的态度。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即使遭受重大的挑战和诋毁,也不会因此而动摇。同时,他也看到了历史的公正性,认为通过公正的裁决和合理的折衷,会有成书流传下来,公正的评价也会延续很长时间。这些观点都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对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