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郢那能拾穗歌,卧陶谁复杖藜过。
白头老我已如此,青眼看君馀几何。
风雨夜吟蛩满砌,云山寒影雁横坡。
暮年亲友临分苦,小酌村醪借脸酡。
诗句解析
第1句
- 哀郢那能拾穗歌: 哀郢指的是屈原,《楚辞·九歌》中有“哀吾心之悁悁兮,哀哀怨曲,涕泗滂沱”等句。拾穗歌通常指辛勤劳作的农人,这里用来形容屈原在被流放期间依然坚持创作《离骚》的情景。
- 卧陶谁复杖藜过: 卧陶可能是指屈原曾经居住过的汨罗(今湖南省岳阳市境内)附近的陶湾。杖藜是古代一种手杖,用以行走或休息。这里表达了对屈原当年行吟于汨罗江边的怀念。
- 白头老我已如此,青眼看君馀几何: 白发已至,形容岁月流逝,感叹自己的老去。而屈原的青眼(即以公正的眼光看待、赏识他人),则表示对屈原人格的高度赞誉和敬仰。此句表达了对屈原精神的敬佩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无奈。
第2句
- 风雨夜吟蛩满砌: 蛩即蟋蟀,古人常在夜晚听到蟋蟀的声音来感知时间的流逝。风雨之夜,吟诵诗歌,反映出诗人在艰难环境中仍不忘文学创作的情怀。
- 云山寒影雁横坡: 描写了一幅秋日山景图,云山寒冷中雁群飞翔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及对自由飞翔的向往。
第3句
- 暮年亲友临分苦: 描述了晚年时与亲友分别带来的苦楚。这不仅仅是物质的分离,更是精神上的孤独和失落。
- 小酌村醪借脸酡: “村醪”指的是乡村自酿的酒,“酡”是面部因饮酒微红的样子,表明诗人虽感苦楚但也找到了些许慰藉,通过饮村醪来减轻心中的悲伤。
译文
哀郢我怎能拾穗而歌,卧陶谁还拄着藜杖经过?
白发苍苍的我已如此,青眼看君还有多少余情?
风雨之夜吟诵蟋蟀声满砌,云山之中寒影下雁横坡。
晚年亲友相别令人痛苦,村醪微醺略解愁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屈原的哀思,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怀以及面对人生逆境时的心态。诗中的“哀郢”“卧陶”等词不仅描绘了诗人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屈原的文化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处境与屈原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困境的高远情操。此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风雨之夜、云山之间,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与人生的苦楚联系起来,使得作品的情感更加丰富且深刻。最后,通过描述与亲友的别离和自身的饮酒行为,诗人展现了一种在逆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中饮酒习俗的理解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