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缺月风露秋,夜虫催织寒飕飗。
拂床文字翻叶叶,古心埋没从何求。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南窗无弦鼓愈淡,焦尾有桐弃不收。
卓哉奇士千载去,已矣奇弄万古休。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飞泉爽籁十二操,铿锵浮玉鸣天球。
文王宣父次第作,此身还见大雅不。
收拾书囊杂钓具,伴君携琴隐林丘。
作诗一为写奇趣,此生此兴长悠悠。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孤桐缺月风露秋,夜虫催织寒飕飗。
  • 关键词:
  • 孤桐、缺月、风露
  • 夜虫、织、寒飗
  • 翻译:孤独的梧桐树在秋天的夜晚被月光和露水笼罩着,蟋蟀的声音仿佛在催促织布机工作,发出寒冷飕飕的声音。
  • 注释:
  • “孤桐”象征高洁或孤单。
  • “缺月”和“风露”营造了一种秋天夜晚的宁静氛围,同时带有一种清冷之感。
  • “夜虫”暗示了环境的寂静。
  • “织”字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动作,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
  • “寒飗”增强了夜晚的寒冷感,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 赏析:
    此句以景入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宁静而略带凉意的秋夜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拂床文字翻叶叶,古心埋没从何求。
  • 关键词:
  • 拂床、文字
  • 叶叶、古心、埋没、求
  • 翻译:我在床上翻看书籍,但心中早已埋没于古旧的知识之中,找不到任何追求的方向。
  • 注释:
  • “拂床”形容读书的场景,可能伴有轻微的动作,如翻书页声。
  • “文字”指书籍或学问。
  • “叶叶”形容翻页时的纸张声,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
  • “古心”指古代的知识和学问。
  • “埋没”表示遗忘、忘却。
  • “求”是寻找、探求之意。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失落和迷茫的情感。他似乎在寻求过去的知识中寻找心灵的慰藉,但最终发现自己已经迷失了方向。
  1. 客来洗予筝笛耳,清圜琅然散百忧。
  • 关键词:
  • 客来、洗予、筝笛、耳
  • 清圜、琅然、百忧
  • 翻译:有客人来访,他用琴筝和笛子与我交流。音乐清脆悦耳,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烦恼。
  • 注释:
  • “客来”指有客人来访。
  • “洗予”可能是指清洗乐器,以示欢迎之意。
  • “筝笛”指的是弹拨乐器筝和吹奏乐器笛。
  • “清圜”形容声音清澈圆润。
  • “琅然”也是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的意思。
  • “百忧”指的是许多烦恼。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以及对客人的到来感到高兴的场景,同时也反映了音乐对于消解烦恼的独特作用。通过音乐的交流,使得原本沉重的心情得以释放,展现了音乐的力量。
  1. 南窗无弦鼓愈淡,焦尾有桐弃不收。
  • 关键词:
  • 南窗、无弦、鼓、愈淡
  • 焦尾、有桐、弃不收
  • 翻译:南窗边的鼓声因为缺少弦而变得淡然无味,而焦尾琴虽然有桐木,却无人问津。
  • 注释:
  • “南窗”可能是一个特定的环境,象征着某种静谧或私密的空间。
  • “无弦鼓”指的是没有弦的鼓,可能是因为鼓声不再响亮或缺乏节奏感。
  • “愈淡”表示越来越淡薄或消失。
  • “焦尾有桐”指的是有桐木制作的琴。
  • “弃不收”意味着被遗弃或不被重视。
  • 赏析:
    这里通过对比南窗下的鼓声和焦尾琴的故事,表达了对音乐和传统技艺的珍视以及对忽视这些价值的遗憾。鼓声的消失和琴声的被弃都揭示了一种文化传承的断层,以及人们对于传统价值的漠视。
  1. 卓哉奇士千载去,已矣奇弄万古休。
  • 关键词:
  • 卓哉、奇士、千载、去
  • 已矣、奇弄、万古休
  • 翻译:这位杰出的奇才千年已逝,他的奇技绝艺永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注释:
  • “卓哉奇士”是对这位奇才的高度赞扬,表示其非凡的成就和卓越的才华。
  • “千载去”意味着这位奇才已经去世很久了。
  • “已矣奇弄”表示这位奇才的奇技绝艺已经被遗忘或不再流传。
  • “万古休”意味着这种奇技绝艺已经消失,不再被后人所知。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对一位杰出人物的怀念和对其成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奇技绝艺的消逝的惋惜之情。它反映了一种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刻认识,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对事物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历史记忆的珍惜。
  1.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 关键词:
  • 江左、诸王、孙子、俦、琴清之堂、遗风流
  • 翻译:江左地区的众多王公贵族中,有一位叫孙子俦的年轻人,他继承了琴清堂的优良家风,保留了家族的风采。
  • 注释:
  • “江左”指南朝时期东晋和南朝宋金时期的地域,特指长江以南地区。
  • “诸王”泛指地方王公贵族。
  • “孙子俦”是其中一个人的名字。
  • “琴清之堂”可能是指某个家族或学派的书房或工作室。
  • “遗风流”指的是遗留下来的优秀品质或风度。
  •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提到“江左诸王孙子俦”,不仅突出了孙子俦的家族背景,也暗示了其家族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深厚底蕴。这里的“琴清之堂”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象征,更是家族精神文化的体现。通过对这一传统与现代结合场景的描述,诗人展示了家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