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吞大泽无西东,危亭耸立如惊鸿。
晓晴不见天地色,上下澄碧迷双瞳。
菰蒲千顷鸥鹭国,风波万丈鱼龙宫。
逢时自好尽忠义,莫学衰世鸱夷公。

诗解:

【过吴江】:这首诗是诗人在过吴江时所作。“过”意为通过,“吴江”即指吴江(今属江苏),这是作者的行经之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江吞大泽无西东,危亭耸立如惊鸿。
  • “江吞大泽无西东”:描述的是宽广的江水吞没了广阔的湖泊,形容江水的浩瀚无边。
  • “危亭耸立”:描绘了一座高高的亭子在江边耸立着。
  • “如惊鸿”:形容亭子的形状和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像惊起的鸿雁一样。
  1. 晓晴不见天地色,上下澄碧迷双瞳。
  • “晓晴”:指的是早晨晴朗的天空。
  • “看不见天地色”:形容晨光映照下,天地间一片明亮的颜色。
  • “澄碧”:清澈而碧绿的水面。
  • “迷双瞳”:形容湖水清澈,让人看久了眼睛也会因美景而感到迷失。
  1. 菰蒲千顷鸥鹭国,风波万丈鱼龙宫。
  • “菰蒲千顷”:指大量的长茎植物——菰和蒲草覆盖的大片水域。
  • “鸥鹭国”:形容这些水域如同一个国家,有鸥鹭居住。
  • “风波万丈”:形容水中波浪极大,波涛汹涌。
  • “鱼龙宫”:比喻水域中有如宫殿般的神秘之处。
  1. 逢时自好尽忠义,莫学衰世鸱夷公。
  • “逢时自好”:意思是遇到好的时机就应该好好利用,不要辜负。
  • “尽忠义”:表示忠诚正直。
  • “莫学衰世鸱夷公”:这里的“鸱夷公”是指春秋时期范蠡,他因为功成身退,改名鸱夷,泛舟江湖。这里用来形容不要像范蠡这样在衰败时代隐居不仕,而是应该抓住时机为国效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吴江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人以“过吴江”为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了自然景观之中。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江水与大泽相联系,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借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愉悦之情。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吴江周边环境的具体描绘,如菰蒲、鸥鹭、鱼龙等,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最后,诗人用典的方式,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抓住机会,为国家尽忠尽义。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生的哲理,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