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瓒天资美,洪枢地胄华。
安恬羞善宦,孝谨克承家。
籀学耽奇古,文房好静嘉。
颜瓢空不继,原粟散无涯。
庭径长生草,山园妙识花。
公门捐造请,内典却纷拿。
留邸空陈迹,分麾付一嗟。
阶兰芳欲尽,池草句谁夸。
甚欲号森柏,其如叹系瓜。
遥将万行泪,洒向夕阳斜。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的《奏院豫七弟挽诗》,以下是对诗句的逐行翻译和注解:
第一句:瑟瓒天资美,洪枢地胄华。
- 这句诗中的“瑟瓒”可能是指一种玉器或珠宝,通常用于比喻美好的东西,而“天资美”则指的是天赋的美丽和才华。“洪枢”可能意味着权力或者地位,而“地胄华”则表示其家族背景显赫。
第二句:安恬羞善宦,孝谨克承家。
- “安恬”可能指的是安于现状、不追求功名利禄的态度,而“羞善宦”则表明他不愿为官,可能是因为厌恶官场的争斗或腐败。“孝谨”则是指孝顺和谨慎,这是儒家文化中非常推崇的品质。“克承家”可能表示他能继承并发扬自己的家族优良传统。
第三句:籀学耽奇古,文房好静嘉。
- “籀学”可能是指甲骨文或古代文字的学问,而“耽奇古”则表示他对古老的文字和历史有深厚的兴趣。“文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书写和绘画的工具,如笔、墨、纸、砚,“好静嘉”则表明他在艺术创作中偏好宁静的氛围。
第四句:颜瓢空不继,原粟散无涯。
- “颜瓢”可能指一种陶瓷容器,用来盛放食物,“空不继”则表示它已经空了,没有人再继续使用。“原粟”可能是指稻米或谷物,“散无涯”则形容这些谷物被风吹散至无法统计的地步。
第五句:庭径长生草,山园妙识花。
- “长生草”可能是一种象征长生不老的草药,而“庭径”则表示庭院的小路。“山园妙识花”则描绘了一个人在山间园林中欣赏各种花卉的景象。
第六句:公门捐造请,内典却纷拿。
- “公门”可能是指朝廷或官府的门,而“捐造请”则表示放弃了官场的贿赂和请求。“内典”可能是指佛教的经典,而“却纷拿”则表示他不再参与世俗的纷争和索取。
第七句:留邸空陈迹,分麾付一嗟。
- “留邸”可能是指曾经居住过的府邸,“陈迹”则表示留下的痕迹或往事。“分麾付一嗟”则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哀叹的情绪,似乎在告别过去的辉煌。
第八句:阶兰芳欲尽,池草句谁夸。
- “阶兰”可能是指台阶上的兰花,而“芳欲尽”则表示它的香气即将消失殆尽。“池草句谁夸”则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叹,不知道是否有人能够赞美这短暂的美景。
第九句:甚欲号森柏,其如叹系瓜。
- “甚欲号森柏”表示强烈的愿望,想要像松柏一样坚韧不拔,“其如叹系瓜”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的心情,就像被系在树上的瓜一样难以挣脱。这句话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幻的感慨。
第十句:遥将万行泪,洒向夕阳斜。
- “遥将万行泪”表示诗人将自己的千言万语化作泪水洒向天际,而“洒向夕阳斜”则描绘了这种泪水随着夕阳的落下而缓缓流淌的情景。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生命的无尽感慨。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写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幅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