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非不佳,名字著难稳。
稍与流俗异,讥呵来噂噂。
我堂名温乐,窃慕涑水翁。
我亭名五绿,又希午桥公。
客来笑不已,诮我何其鄙。
拳拳二相国,所爱人爵耳。
闻之为一咍,争端自予开。
嗟予信鄙矣,笑客亦愚哉。
相诚吾所爱,何必裴与马。
唐非无李卢,宋亦有章蔡。
尔知相何物,是谓圣贤宅。
士而不为此,何以下膏泽。
孟轲出昼意,宣尼载质心。
温岂独甘乐,裴非锢园林。
二扁有深意,客讵窥其涘。
吾言岂狂言,刀尺自孔氏。

【注释】:

①五绿亭:亭名。②唐非无李卢:唐代也有李元膺、卢简辞。③宋亦有章蔡:宋代也有范仲淹、蔡襄。④尔知相何物,是谓圣贤宅:你知道宰相是什么?这是圣贤的住处。⑤士而不为此,何以下膏泽:你如果做官,就不能给百姓以恩惠。⑥孟轲出昼意:孟子有“昼日三乐”之说。⑦宣尼载质心: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赏析】:

温庭筠在这首《为温乐堂五绿亭解嘲》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典故,对那些庸俗浅薄、只图名利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诗的第一句:“园林非不佳,名字著难稳。”意思是说园林很美好,但名字却很难取得恰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园林很好,但名字却很难取好。

第三句:“稍与流俗异,讥呵来噂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稍微有点与众不同,就会被人嘲笑。这里用了《论语·阳货》的典故:“子张问政。子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教书育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善者”,就是值得效仿的人或事,也就是“榜样”。因此,“流俗”指世俗之人,他们喜欢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特色。“讥呵”则是指讥笑,批评。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稍稍与众不同,就会遭到讥笑。

第四句:“我堂名温乐,窃慕涑水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的家堂名叫温乐,我仰慕涑水先生(司马光)。“涑水”指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就出自其手笔。

第五句:“我亭名五绿,又希午桥公。”这是引用了唐朝诗人韩愈的典故。韩愈曾自号“柳子”,“五绿”是他的堂名。《新唐书·韩愈传》:“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也。……年十五时,能作《论》,其文理皆有法度,甚传于时。……会昌五年,拜吏部侍郎。……六年冬,坐党杨嗣复等贬潮州刺史,移封川郡。……大中间,召拜国子司业。……愈常自负经籍奥博,以为儒者之道必出于孔氏。故自号曰‘文宗’。”

第六句:“客来笑不已,诮我何其鄙。”这是引用了《论语》的典故。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看到贤良的人要想到自己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人也要考虑自己有没有他的缺点。

第七句:“拳拳二相国,所爱人爵耳。”这是引用了《左传》的典故。晋国大臣赵盾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赵朔和赵武争夺父亲的爵位。根据《左传》记载,赵朔被立为晋卿。“相国”即丞相,相当于宰相,是封建社会最高的官职。

第八句:“闻之为一咍,争端自予开。”这是引用了《左传》的典故。鲁国大夫季札在访问鲁国时听到郑国的乐声很好听,于是赞叹说:“美哉!乐哉!……”后来,这个乐声传到楚国,楚国的乐工为之倾倒,感叹说:“妙哉!其真乐也!”季札听了以后,说:“此所谓‘曲尽其妙’也。”后来人们就用“一咍”表示称赞的意思。

第九句:“嗟予信鄙矣,笑客亦愚哉。”“嗟”同“哀”,表示惋惜。“鄙”同“鄙陋”,意思是说我是鄙陋的,客人也是很愚笨的。

第十句:“相诚吾所爱,何必裴与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相国是我所喜欢的,何必要裴度和马援呢?裴度和马援都是西汉时期的名人,两人都以才能著称。马援为人耿直,敢于直言进谏。他曾经劝谏汉明帝不要修建宫苑和巡游四方。他说:“方今匈奴、西域反叛,宜修兵马以备之。陛下安乐万金之重,而无忧天下之志,臣恐长者不知,以为罢倦,有劳神费财之苦也!”马援还曾上书建议汉武帝停止修建上林苑。他认为“上林西接羌胡,旁平四夷”,应该将上林苑改为“池囿”。这样既能满足皇上游乐之需,又能“以威四夷”。然而,汉明帝并不采纳这些意见,最后导致西域诸国反叛。可见马援是多么地为国家担忧呀!裴度的事迹也很值得赞扬。他曾担任过宰相、御史大夫等职。有一次,他和唐玄宗一起骑马出游,忽然来了一群小贼,他们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弓箭,耀武扬威地朝皇帝冲过来。唐玄宗吓得浑身发抖,差点摔下马来。这时,裴度马上跳下马来挡住皇帝的路。小贼们被裴度的勇气吓跑了。这件事传遍了京城,人们纷纷称赞他是“忠臣”,并尊称他为“裴相国”。

第十一句:“唐非无李卢,宋亦有章蔡。”这是引用了《论语》的典故。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还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做到戒色、戒斗、戒得、惧命、惧天、惧君、惧言六条。

第十二句:“尔知相何物,是谓圣贤宅。”这是引用了《论语》的典故。孔子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宅”在这里指的是居处、居住的地方。意思是说,你知道什么是宰相吗?那不就是圣贤的住址吗?

第十三句:“士而不为此,何以下膏泽。”这是引用了《尚书》的典故。“膏泽”指恩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做官,那么怎么能给老百姓以恩惠呢?

第十四句:“孟轲出昼意,宣尼载质心。”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孟子主张要有仁爱之心。孔子则强调要有道德品质。“质心”指真诚的心。

第十五句:“温岂独甘乐,裴非锢园林。”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温庭筠难道只是贪图快乐吗?裴度不是把园林当作自己的私产吗?

第十六句:“二扁有深意,客讵窥其涘。”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二幅画有很深的含义啊!客人怎么能够窥测到它的尽头呢?

第十七句:“吾言岂狂言,刀尺自孔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说的话不是狂妄的言论啊!裁衣服用的剪刀尺子都是孔子制造的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