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郊投耒兴,六百奠殷祀。
南阳辍耰出,汉业偾还起。
圣贤忧世心,秋月照寒水。
彼哉植杖徒,长往见何庳。
我读逸民传,初讶子陵志。
赤符焰方张,注想资共理。
掉头归深山,缪洗巢父耳。
六经凛刀尺,云乎不斯畏。
反覆史氏词,陵去良有以。
维人验进德,必于师友试。
历试犹夫人,成就安能伟。
挽士亦既来,舍王宁得已。
汉道汝不衡,先生可轻议。
钓台千万篇,未有惬予意。
赋诗题思耕,聊与发斯义。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莘郊投耒兴” - 在莘野地区耕种,兴致勃勃。
- “六百奠殷祀” - 祭祀活动持续六百天。
- “南阳辍耰出” - 离开南阳(指隐居地),停止耕作。
- “汉业偾还起” - 东汉的事业因人才而复兴。
- “圣贤忧世心” - 圣贤们忧虑天下苍生的心境。
- “秋月照寒水” - 秋天明亮的月光映照在冷清的河水上。
- “彼哉植杖徒” - 那些只依靠拄杖为生的人们。
- “我读逸民传” - 我阅读关于逸民的故事。
- “初讶子陵志” - 开始惊讶于张良的志向。
- “赤符焰方张” - 红色符箓的火焰正在燃烧。
- “注想资共理” - 寄托着治国的理念。
- “掉头归深山” - 转身回到深山之中。
- “缪洗巢父耳” - 就像洗去了污垢,接近了巢父。
- “六经凛刀尺” - 《六经》如锋利的武器和尺子,不可小觑。
- “反覆史氏词” - 反复阅读《史记》的词句。
- “陵去良有以” - 张良离去是有原因的。
- “维人验进德” - 验证一个人是否进步,在于其德行。
- “必于师友试” - 必须通过老师的教导和朋友的考验。
- “历试犹夫人” - 经历各种考验的人,成就并不突出。
- “挽士亦既来” - 已经有人前来拉他加入政治斗争。
- “舍王宁得已” - 放弃王位是不得已的选择。
- “钓台千万篇” - 有很多关于钓鱼台的诗文。
- “未有惬予意” - 这些诗作没有让我感到满意。
- “赋诗题思耕” - 因此我赋诗表达对思耕亭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于现实困境的无奈。诗中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传达了对贤臣、隐士、智者等人物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苦闷和挣扎。诗人借景抒怀,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历史典故,抒发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又蕴含了诗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