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绥和天子在御世五春,画堂甲观寂寂空无人。
岂无壮发类元帝,奈燕飞来啄皇孙。三星屡暗紫宫里,群臣默默谁扣阍。
忽闻县道上急变,乃是南昌梅子真。书言愿蚤建三统,以孔子后上继殷。
存人自立乃周武,壅人自塞为亡秦。陛下若欲保继嗣,成汤不祀宜留神。
子真先曾拄王凤,言不见省徒报闻。小臣读史每流涕,福于异代犹谆谆。
而况交柯紫荆树,东枝憔悴西枝荣。有能建此第一义,本支百世何足云。
我今那复效梅叟,聊欲全生吴市门。
【注释】
君:你。绥和:汉成帝的年号,共四年。五春:一年五个春天。画堂:华丽的宫殿。甲观:瞭望台。类:比。燕飞:指燕子。啄:啄击。三统:指周朝的分封制、春秋战国时的封建制和秦代的郡县制。存人自立:保存人民,建立功业以继后嗣。周武:指周武王(前104—前97年)。壅:堵塞。亡秦:指秦始皇(前259一前210年)。陛下:对皇帝的尊称。《汉书》作“圣主”。汤:商汤王(前168一前163年),商朝开国君主。不祀:不祭祀,不被尊崇。子真:梅福,字子真。曾:曾经。拄:扶持,支持。王凤:汉成帝时的丞相王匡,名凤。言不见省:指梅福上书未被采纳或重视。《汉书》作“言不见省录”。徒报闻:只让徒隶传告。流涕;流泪。紫荆树:一种树木,又叫紫藤,因花紫而名。交柯:交错的枝柯,喻兄弟关系。第一义:最正确的道理。本支:同姓宗族之支系。百世:千百年。我今那复效梅叟:我现在再也不能像古代的梅福一样效法隐士了。效梅叟,即效古之隐士。聊欲全生吴市门:《论语》:“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左传》:“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吴市,泛指市井,这里指京城长安。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说梅福给成帝写了一篇奏疏,劝他早建三统,以孔子为继承人,以殷为榜样,以周武帝为典范,以秦国灭亡为鉴戒,希望皇帝能保持国家的基业,并把这种理想寄托给后来的人。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手法,将梅福的理想与现实进行了比较,表现了诗人对梅福理想的赞扬,同时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政治现实的不满。
首联写汉武帝时期的盛世,突出了成帝统治下的空虚寂寞。颔联指出梅福的理想是拯救国家,但现实却无人问津,连燕飞都来啄食皇孙,暗喻成帝的统治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颈联用“书言”一词,表明梅福在向成帝陈述自己的意见,但他的陈述却无人理睬,只能默默忍受。尾联则直接称赞梅福的远见卓识,认为只有他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希望成帝能听从他的建议。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福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成帝统治的失望,以及对梅福理想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们对于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