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礼编甫尽卷,亟偿通典平生愿。
增损温公鉴目成,要把二岩书贯穿。
夜灯览彻六一文,眉山钜集思重见。
七书卷帙二千馀,加我三年当阅遍。
尔来两目渐眵昏,一一手钞宁敢倦。
固知衰颓力不胜,其奈嗜好顽难变。
又恐贪多或溺心,闭閤时烧香一篆。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书夜坐得“七书”卷后》。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闲中读书次第(第一句)
紫阳礼编甫尽卷,亟偿通典平生愿。
紫阳:指的是唐代学者张九龄,字子寿,谥号为”文正公”,他在唐代担任过很多职务,对文化教育有深远影响。
紫阳礼编:可能是指由紫阳先生编纂的礼仪书籍。
甫尽卷:刚刚读完一卷书。
亟(jí):急忙,迫切之意。
通典:可能是指唐代李泰所著的《通典》,是一部记录国家行政制度和历史的书籍。
平生愿:表达了作者对阅读和学习的愿望。
增损温公鉴目成:在温公的《鉴识目录》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和完善。温公,即宋代学者吴缜(jié),他的《鉴识目录》是一部重要的目录学著作。
要把二岩书贯穿:要全面地阅读并理解书中的内容。二岩,可能是指两位学者或者两种思想流派。
夜灯览彻六一文:在夜晚点亮灯火来阅读《六一集》等文集类书籍。
眉山钜集思重见:再次见到苏轼的文集《眉山巨集》的手稿。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七书卷帙二千馀:七部书籍共计有两千多卷。
加我三年当阅遍:如果我能再多活三年,应该可以全部阅读完这些书籍。
尔来两目渐眵昏:(自从)近来眼睛渐渐模糊不清。
一一手钞宁敢倦:即使手抄也绝不感到疲倦。
固知衰颓力不胜:(我)知道体力衰弱无法胜任。
其奈嗜好顽难变:(但)无奈的是自己的喜好和习惯难以改变。
又恐贪多或溺心:(又怕)贪多嚼不烂、沉溺其中而忘记本分。
闭閤时烧香一篆:闭门谢客时,点燃香火祈祷一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陈师道晚年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读书的态度。诗中提到了阅读多种书籍的计划,以及他对完成这一计划的决心。同时,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衰老和身体的限制,对此表示出了无奈和接受。此外,诗中也透露出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学问无止境的追求。
我们可以感受到陈师道作为一个学者的责任感和执着,以及他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持和勇气。同时也展现了他晚年生活的宁静与自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