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
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

司马晋州待制哀辞

注释与赏析:

  1. 志古流难合,谈高道自明。(志向古代的贤士难以相合,谈论高尚的道理自然明晰。)
  • 关键词解释: “志古”指的是追求古代的圣人或贤者;“流难合”表示在现代社会中志同道合的人难得相遇;“谈高道”指谈论高深的道理或思想;“自明”表示这些思想或道理自然而然地清晰明了。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认识。
  1. 风波志恩分,针石尽交情。(在风波中坚守自己的志向和恩情,用针砭时弊的方式来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 关键词解释: “风波”比喻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志恩分”指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责任;“针石”比喻针砭时弊,指出社会的弊端;“交情”指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坚守原则,用行动维护正义的态度和精神。
  1. 让节蒙知厚,华班绝绮荣。(我虽然失去了高位,但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和厚爱;华丽的官服和荣华富贵与我无缘。)
  • 关键词解释: “让节”指失去官职或地位;“知厚”表示受到人们深厚的敬重;“华班绝绮荣”指不再有机会享受华丽服饰和富贵荣华。
  • 赏析: 反映了诗人面对挫折时的心态转变,从追求物质享受转向注重精神和道德层面的价值。
  1. 贱生怀感遇,当路假晶荧。(我出身卑微,但心怀感慨,希望有人能给予指点和帮助。)
  • 关键词解释: “贱生”指出身低微或社会地位不高;“感遇”指内心的感慨或遭遇;“当路”表示处于关键的位置或时刻;“假晶荧”比喻希望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 赏析: 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谦逊之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1. 累次青油幕,中间白玉京。(多次参与重要的事务,其中有一次甚至到了京城。)
  • 关键词解释: “青油幕”指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或要职;“白玉京”比喻京城或首都,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高峰。
  • 赏析: 显示了诗人在官场上的历练和成就,也反映了他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1. 吏文容议缓,邦事恤言轻。(处理政务时,公文往来缓慢,处理国事时则显得轻松。)
  • 关键词解释: “吏文”指处理政务的文件或书信;“容议缓”表示对这些文件的处理态度宽容,不急于求成;“邦事”指国家大事或政务;“恤言轻”则表示对国事的处理较为轻松,不感到压力。
  • 赏析: 反映了诗人在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不迫和对国事的淡然处之态度。
  1. 自此嗟流梗,何期苦见兵。(此后只能感叹命运多舛,没想到会见到战争。)
  • 关键词解释: “嗟流梗”指感叹命运的不公或命运的坎坷;“苦见兵”表示不希望看到战争的发生。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的厌恶和担忧。
  1. 塞垣心易动,漳浦信弥惊。(边境的紧张局势容易让人心生忧虑,而遥远的漳浦传来的消息更是让人感到惊恐。)
  • 关键词解释: “塞垣”指边境地区;“心易动”表示内心容易受到影响或波动;“漳浦”是地名,位于今福建省;“信弥惊”意味着消息传递得更加迅速和令人震惊。
  • 赏析: 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以及战争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1. 玉蕊悲无验,金台望忽倾。(那些关于玉蕊的传言没有确凿的证据,而金台的期待却突然破灭。)
  • 关键词解释: “玉蕊”可能是指某种美好的事物或传说;“悲无验”表示这些传言缺乏真实性或证据不足;“金台望忽倾”形容原本满怀期待的希望或愿景突然破灭。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失望和对希望破灭的感慨。
  1. 岁阑云惨淡,天迥泪纵横。(岁月流逝,天空阴沉、乌云密布,泪水纵横流淌。)
  • 关键词解释: “岁阑”指一年将尽;“云惨淡”形容天空阴沉、气氛凝重;“天迥”指天空广阔无垠;“泪纵横”表示眼泪流个不停。
  • 赏析: 描绘了一幅悲伤凄凉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1. 世有真忠亮,今亡至直清。(世上还有真正的忠诚之士,但他们已经离我们而去,留下的只有那些表面正直的人。)
  • 关键词解释: “世有”指世间存在;“真忠亮”指真正的忠诚之士;“至直清”表示那些正直无私的人。
  •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之士的怀念以及对那些表面正直之人的批判。
  1. 旧僚知葬日,投此吊佳城。(过去的同僚知道我去世的日子,他们在这里为我哀悼。)
  • 关键词解释: “旧僚”指过去的同僚或者同事;“葬日”指我去世的日子;“吊佳城”指在这里为故去的人举行哀悼仪式。
  • 赏析: 体现了诗人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对同僚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