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兮山阿,乐莫乐兮在薖。絜余佩兮有兰,惬余裳兮有萝。
凌八荒兮骋望,怅山河兮悲壮。倒天汉兮濯江淮,眇风云兮晤怀。
竹树兮冥蒙,海月兮朣胧。君何为兮山中,鸿奔南兮逼轻舟。
歌闻天兮击中流,气浩浩兮横九州。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
鴂一叫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
【注释】
①若有人兮山阿(yā):好像有一个人站在山的北面。
②乐莫乐兮在薖(xī,音希):欢乐莫过于此了。
③絜(jué)余佩兮有兰:洁白地佩戴着佩饰,上面有兰花装饰。
④惬(qiè)余裳兮有萝(luó):舒适地穿着衣裳,上面有萝草图案。
⑤凌八荒兮骋望:越过广阔的原野纵目远眺。
⑥怅山河兮悲壮:感叹山河的壮丽而感到悲壮。
⑦倒天汉兮濯(zhuó)江、淮:倒转天上的银河,洗涤长江、淮河。
⑧眇(miǎo)风云兮晤怀(wù huái):面对风云,抒发情怀。渺茫的云和风啊,你与我相会。
⑨海月兮朣胧(hù lóng,音侯龙):海中的月色模糊不清。
⑩君何为兮山中:你为什么来到这深山之中呢?
⑪鸿(hóng)奔南兮逼轻舟:大雁群向南飞,逼迫着小船儿向南方飞去。
⑫歌闻天兮击中流:歌声传遍天宇,声如雷鸣。
⑬气浩浩兮横九州:气势浩荡,横贯天下。
⑭山冉冉兮生雨:山峦渐渐变得湿润,开始下雨。
⑮水汪汪兮迷浦(pǔ):水流汹涌澎湃,淹没了河浦。
⑯鴂(jué)一唱兮花愁:黄鹂啼叫一声,花儿都含泪落了。
⑰期美人兮春渚(zhǔ):盼望美人出现在春天的渡口。
【赏析】
《九怀》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作的一首抒情诗,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开山之作。诗篇以抒写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心情为主题,语言古朴自然,风格沉郁顿挫。
第一段:“若有人兮山阿,乐莫乐兮在薖。”
“若有人兮山阿。”这是起兴,用神话传说来开篇,把人比作仙人,引出下文。诗人以设问的形式,描绘出一幅幽美的山水图。“乐莫乐兮在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段:“洁余佩兮有兰,惬余裳兮有罗。”
“洁余佩兮有兰”,这是说纯洁的佩带啊,上有兰花装饰。“惬余裳兮有罗”,是说舒适地穿着衣裳啊,身上有罗纹。两句描写的是穿戴打扮,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行。
第三段:“凌八荒兮骋望,怅山河兮悲壮。”
“凌八荒兮骋望”,是说越过广阔的原野纵目远眺。这里的“八荒”指代大地,意思是诗人想超越一切,放眼看世界。而“怅山河兮悲壮”,则是表达诗人的感慨。他想到祖国河山的壮丽,却因政治上的不得志而感到悲壮。
第四段:“倒天汉兮濯江、淮,眇风云兮晤怀。”
“倒天汉兮濯江、淮”,意思是倾覆了天上的银河,清洗江河与大海的污垢。“眇风云兮晤怀”一句是说面对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色,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第五段:“竹树兮冥蒙,海月兮朣胧。”
“竹树兮冥蒙”,意思是竹林树木笼罩着一片朦胧的景象。这是写景,也是写人的心境。“海月兮朣胧”,意思是海上的月亮被云雾遮掩,显得有些昏暗。这里既是实景,又是象征,表现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
第六段:“君何为兮山中,鸿奔南兮逼轻舟。”
“君何为兮山中”,这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和深化,表明诗人之所以来到深山之中,是因为心中有所感伤、有所期待。“鸿奔南兮逼轻舟”,是说大雁群向南飞翔,逼迫着小舟向南方飞去。这里的“鸿”是指大雁,而“轻舟”则是指船。诗人看到大雁南飞,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第七段:“歌闻天兮击中流,气浩浩兮横九州。”
“歌闻天兮击中流”,是说歌声传遍天宇,声如雷鸣。这里的“歌”是指诗歌,而“闻天”是指歌唱时将诗歌传唱给天地间的一切生灵。“气浩浩兮横九州”,意思是气势浩荡,横贯天下。这句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气概。
第八段:“山冉冉兮生雨,水汪汪兮迷浦。”
“山冉冉兮生雨”,是说山峦渐渐变得湿润,开始下雨。这是写天气变化,同时也是暗示诗人内心的忧郁。“水汪汪兮迷浦”,是说水流汹涌澎湃,淹没了河浦。这里的“浦”指河边的小道或渡口。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和未来的命运。
第九段:“鴂一唱兮花愁,期美人兮春渚。”
“鴂(jué)一唱兮花愁”,是说黄鹂啼叫一声,花儿们都含泪落了。这里的“鴂”是指黄鹂鸟,而“花愁”则是指花儿因受到黄鹂鸟的啼叫而凋谢。诗人听到鸟儿的啼叫,心中不禁产生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期美人兮春渚”,是说盼望美人出现在春天的渡口。这里的“美人”指的是诗人所思念的人,而“春渚”则是指春天的河流边。诗人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沉郁顿挫,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