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柴桑晚,深山俗驾疏。
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
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
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手法等,最后结合诗句作答。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帘卷柴桑晚,深山俗驾疏。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意思是:柴桑的帘幕随着秋日渐渐卷起,深山里的车马行驰声远。荒地长满野草,留下了鹤留下的蹄痕;树上的叶子落满了地,仿佛带着虫子爬过的痕迹。颔联“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意思是:竹子的翠绿渗入了香案,泉水的声音在石头的渠道里回荡。颈联“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意思是:烟雾和云霞都笼罩了我那枕头,我笑着拿起农具去耕作。尾联“应笑把犁锄”。“应笑”的意思是:应当笑着。这一句的意思是:应该笑着拿起犁锄去耕田种地。

【答案】

(1)秋日柴桑的帘幕随秋日渐渐卷起,深山的车马行驰声远远传来。荒地上长满了野草,露出了鹤留下的痕迹;树上叶子落满了地,好像带着虫子爬过的痕迹。

(2)竹色青翠,漫入香案,泉水清冽,流进石头的沟渠里。

(3)烟雾与云霞笼罩了我的小床,该笑着拿起农具去耕种吧。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绘出一幅深秋季节柴桑景色图。首联点出时节——秋天,交代出地点——柴桑,写出环境特点:帘卷柴桑晚,深山俗驾疏。帘子卷起的是秋天的傍晚,柴桑的车子驶过深山,声音越来越远。“柴桑”“深山”两个地名点出诗人游赏之地。“晚”“疏”两字描写出诗人游赏时间及所见之景。

第二联写景中又见人。荒苔留鹤迹,落叶带虫书。“荒苔”,说明时间已久,“落叶”,写出了时间的推移。“鹤迹”、“虫书”两词用得极好,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第三联进一步写景。竹翠侵香案,泉声漱石渠。竹子的翠绿渗入了香案,泉水的声音在石头的渠道里回荡。

第四联写景中又见人。烟霞便一枕,应笑把犁锄。烟雾和云霞笼罩了我的小床,我笑着拿起犁耙去耕地吧!

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