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风信作花先,未必春工会党偏。
玉杵买来容再睹,金钗分与却重圆。
几回众里知谁似,一堕人间有几年。
我是玉皇香案吏,可能相与便朝天。
【注释】
依韵和再开芍药十六首
一番风信作花先,未必春工会党偏。
玉杵买来容再睹,金钗分与却重圆。
几回众里知谁似,一堕人间有几年。
我是玉皇香案吏,可能相与便朝天。
【赏析】
《依韵和重开芍药》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绝。
王安石在变法之前,曾为江宁(今南京市)通判,他在任上看到当地人民生活困苦,就向朝廷请求救济,但遭到宰相吕惠卿的拒绝。他写诗《感事》云:“我年五十强,自喜除书早。君门三度隔,何日朝天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这首诗就是他变法失败后,于熙宁九年(1076)二月写的。当时,王安石再次担任江宁知府,他看到江宁城外的芍药又开放了,就写了这首绝句。芍药本名“将离草”,又名“败瓜”。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得到一位美女西施,十分喜爱。后来,越国有了美女西施,也得到了吴国王宫里的美女西施。于是两国都把西施献给吴王。吴王见到两个西施长得一模一样,不知道选哪一个好。这时,吴国的太宰伯喜说:“大王要决定哪个更好,应该让她们俩比一下。”于是就把她们两人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内,然后请来两位宫女作为评判官,让西施们各自唱一首歌,看谁唱得好。结果,西施们唱得都很好,无法分辨哪个更好,吴王只好下令把两位西施都杀掉。这就是“将离草”。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说,一阵风把消息吹到,花儿开放得最早,不一定春天会先到。这一句看似平常,其实暗含深意:诗人以风信之速来比喻自己的政治改革措施迅速而有效,从而赢得了民心。接着两句是说,虽然有人买回了芍药花,但是因为已经盛开过多次所以不再新鲜;有人把自己头上的金钗送给了别人,希望她能重新获得幸福。这两句写出了芍药花的凋谢以及人世间的变迁。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就像玉皇大帝的香案上的小吏一样,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赏识而飞升天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