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
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
有如一梦邯郸假,未始相离浑沌真。
可怪满城寻国艳,不知花在此中春。
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
宋陆佃诗词赏析
陆佃在宋代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数量上,更在于其诗词内容的深刻性和艺术性。他的诗词作品,如《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以下是对这组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与译文解读
- 第一首:“一经瞻顾遂空群,疑是同时解佩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双头芍药时,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看到了一个和自己同时代的人,他们曾经一同佩戴解佩之玉。这里的“空群”意味着诗人感到周围人群的消失,只有他和那对双头的芍药,仿佛置身于一个只属于他们的世界里。
- 第二首:“曾对丝纶当禁掖,终随弦诵到成均。”这句诗描述了一位官员或文人曾在皇宫的丝纶阁(古代帝王发布命令的地方)处理政事,而最终他的身份却随着岁月流转,成为了一位教授学问的老师。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角色转变的思考。
- 第三首:“有如一梦邯郸假,未始相离浑沌真。”这里用“一梦邯郸”来比喻人生中短暂而虚幻的经历,而“浑沌真”则是指真正的、未受到污染的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 第四首:“可怪满城寻国艳,不知花在此中春。”诗人感叹于人们总是寻找那些外在的美丽,却忽视了内在的春天。这里的“国艳”可能指的是某种珍贵的花卉,而“此中春”则暗指这种花卉本身所具有的美丽和价值。
- 关键词注解与深层含义
- 瞻顾:凝视,注视。
- 丝纶:古代帝王发布的法令。
- 禁掖:宫廷的禁卫。
- 弦诵:古代指读书声,这里特指教学。
- 邯郸:古代地名,这里用作比喻,表示虚幻的梦境或经历。
- 浑沌:混沌初开的状态,代表未被污染的真实。
- 国艳:指珍贵的花朵。
- 赏析
- 陆佃的这些诗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和现实的思考。通过对双头芍药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内在美和真实价值的坚持和赞美。
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可以更好地欣赏陆佃的诗词艺术。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