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明堂一柱看,谪官犹诖罪中间。
名成何必频看镜,道在终须得赐环。
一片灵台江上月,七株仙果海中山。
回头为报姮娥道,拟把高枝次第攀。
【注解】
查:姓。许国:指唐代名相许国公张九龄,字子庶,唐玄宗时曾为中书令。二首:指《咏怀》诗的第二首。
【赏析】
《咏怀》组诗共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依韵和查”二字起头,表明是和友人的诗作。首两句是写友人遭贬之事。“谁作明堂一柱看,谪官犹诖罪中间。”意谓是谁把一根柱子立在了朝廷上(比喻被贬),而自己还蒙受牵连。“谪官犹诖罪中间”,即“谪官犹诖误其间”,意谓虽受贬谪,但仍不免有所牵累。诗人用“谁”和“仍”两个疑问词,表达了对友人遭贬一事的关切之情。
三、四句是说,功名富贵固然重要,但不必时时照镜自赏。道行修证,终将得到佛祖赐给的环(即解脱之环)。“一片灵台江上月,七株仙果海中山。”这一句,诗人想象出一幅美好的画面:一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江上明月,七棵仙果结在山中。“一片灵台”是道家用语,指人的心,“一片”是泛指。“仙果”是佛教语,指佛果;此处喻指佛果。这里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安慰之意,并表示自己对佛道的追求之心。
五、六两句是说,回首往事,为友人报信:想当年,我们曾在高枝上互相攀谈,如今你已归隐,我亦远离尘嚣,故向你报告一声:“嫦娥已经回到月宫去了!”这一句,诗人运用典故,表现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全诗通过和友人的诗歌创作,抒发了诗人因遭谗而被贬后,对功名富贵不看重,但对佛道却十分追求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