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
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
祇承雨露尤消得,况乃冰霜已备尝。
未用夜寒吹玉笛,切须丁嘱与宁王。
这首诗的格式是五言诗,每句五个字,共六句。下面是逐句解释和注释:
- 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
- “水天”形容水面与天空相接的景象,显得非常清晰。
- “清浅”描绘水的颜色和深度,暗示月光下的水面清澈透明,仿佛浅浅地映照在天空下。
- “月昏黄”说明月亮已经变得不太明亮,但依然存在。
- “传语诸花”可能是指诗人告诉其他花朵不要急于开放。
- “忙”意味着忙碌或匆忙。
- 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
- “词客”指的是文人墨客,这里指诗人自己。
- “玉人”通常指美丽的女子,这里可能是对梅花的一种比喻。
- “自然香”意味着不需要人工喷洒香水,而是自然散发出来的气味。
- “早”在这里可能表示梅花开得早,也可能是说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 “谁有自然香”是在询问谁能够拥有这样自然的香气。
- 祇承雨露尤消得,况乃冰霜已备尝。
- “祇承”可能是“只承”、“唯有”的意思,表示只有、仅能。
- “雨露”通常指滋润万物的雨水和露水,这里用来比喻梅花得到自然的滋养。
- “尤消得”意味着特别需要、特别珍惜。
- “备尝”意味着经历了多次、经受过多种考验。
- 结合上文的“传语诸花未要忙”,可以推断梅花得到了特别的照顾。
- 未用夜寒吹玉笛,切须丁嘱与宁王。
- “夜寒”描述了夜晚的寒冷天气。
- “吹玉笛”是一种优雅的动作,象征着音乐的美。
- “切须丁嘱”中的“切须”表示必须、务必。
- “丁嘱”可能是“叮嘱”、“嘱咐”的意思,强调了对某人的关心和提醒。
- “与宁王”中的“与”是给的意思,而“宁王”可能是一个人物的名字,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家人或者某个重要的人物。
-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寒冷的夜晚,不要吹奏玉笛,而是要特别地关照这位宁王(可能是朋友或亲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梅花的特殊照顾和关怀。通过对比其他花卉(如词客和玉人)和梅花的自然之美,诗人强调了梅花的独特地位。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宁王的特别关照,展现了他的人情味和对他人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