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辔不嫌远,逢山犹一登。
夕阳陂渺渺,残雪塔层层。
折竹横遮道,饥乌下啄冰。
欲归还小驻,倚杖对崚嶒。
诗句解读与注释:
- 雪霁归湖上过千秋观少留: 描述在雪后初晴的湖面上经过千秋观,短暂停留的情景。”千秋观”可能是一个历史或文化遗迹,”少留”意味着只是稍作停留。
- 纵辔不嫌远,逢山犹一登: 尽管路途遥远,但仍然愿意驾车远行,因为途中的风景如山峦让人心旷神怡。”纵辔”指的是驾车,”逢山犹一登”形容即使遇到高山也愿意攀登。
- 夕阳陂渺渺,残雪塔层层: 描绘了夕阳映照在湖面上,湖水波光粼粼,与远处的山峰形成对比。同时,提到残雪覆盖的塔楼层层叠叠,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 折竹横遮道,饥乌下啄冰: 描述了道路两旁的竹林被风吹得弯曲,阻挡了去路。饥饿的乌鸦在寻找食物时落在了结满薄冰的湖面上。
- 欲归还小驻,倚杖对崚嶒: 表达了想要结束这次旅行并返回的想法,同时也描绘了站在高峻的山峰上,靠着拐杖欣赏周围风景的景象。
译文:
雪后的湖面上,我走过千秋观只略作停留;
虽然旅途遥远,但我仍然愿意驾车前往;
夕阳下的湖面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
残雪覆盖的塔楼层层叠叠,宛如一幅天然画卷;
风中的竹林弯曲,阻挡了去路;
饥饿的乌鸦在湖面上寻找食物;
我决定返回,倚着拐杖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和感受。从“雪霁归湖上过千秋观少留”开始,诗人便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湖景,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旅途的热爱和向往,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愿意继续前行。
在“纵辔不嫌远,逢山犹一登”中,诗人展示了自己对旅途中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上,也体现在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上。诗人认为,人生就像旅途一样,虽然会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心中有目标,就能勇往直前。
“夕阳陂渺渺,残雪塔层层”这两句则通过夕阳和残雪这两个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诗人用“渺渺”来形容夕阳下湖面的波光粼粼,用“层层”来形容积雪覆盖的塔楼。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
“欲归还小驻,倚杖对崚嶒”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结束此次旅程,回到起点的愿望。同时,诗人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上,倚着拐杖欣赏四周风景,这种画面既具有画面感,也富有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进行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