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
陂长风浩浩,山远雾昏昏。
虚日人声合,凶年菜色繁。
扶衰归北阙,何以报君恩。
【注释】
- 陂:池塘,水塘。
- 凶年:灾年。菜色繁:指灾民因缺吃缺喝而面黄肌瘦。
- 扶衰:扶病,扶危。北阙:皇宫之北门,代指朝廷。报君恩:报答皇帝的恩情。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临川县为背景,写自己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担忧与同情,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
发临川
见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
陂长风浩荡,山远雾蒙蒙。
虚日人声杂,凶年菜味丰。
扶衰归北阙,何以报君恩。
译文:
看到客人在路边的店里,我添了衣服在江边的村子。
池塘宽广,风势浩荡,山远雾蒙蒙。
白天人们喧哗嘈杂,是凶年饥荒造成的。
菜味丰盛,是灾民因缺吃缺喝而面黄肌瘦的原因。
扶着病体回到北方的京城,我该如何报答皇上的恩情?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末明初,作者在临川县见到一些灾民后,深感国家和百姓的困境,于是写下此诗抒发自己的忧虑之情。
首联“见客道傍店,添衣江上村”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的乡间风景图,道旁有客店,江上行村人。
颔联“陂长风浩浩,山远雾蒙蒙”,描写了风大、雾浓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灾区人民生活状况的关切之情。
颈联“虚日人声杂,凶年菜味丰”两句,揭示了灾民生活的艰难,他们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忍受饥饿和寒冷,然而却仍然坚持着。
尾联“扶衰归北阙,何以报君恩。”诗人用“扶衰”二字写出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表达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之情。同时,他也表示了自己会竭尽所能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