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寄穷山里,心安一事无。
新传小止观,渐解半跏趺。
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
老来元少睡,且复兀枯株。

【解析】

此诗为隐居生活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身寄”二句,写身在山中,心却无所牵挂,安于现状。“新传”句,写住进小庵后,渐入半坐半卧的禅定状态。“孤灯”“地炉”二句,以景写情,表现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下的清苦生活。末句写年老体衰,不能安睡,只好兀然枯坐。

译文:

我身寄居在偏僻的山里,心里安然,不再有杂念;

新近修建了一间小小的庵观,渐渐地能安坐半跏趺;

急雪打湿窗户纸,孤灯闪烁照着地炉。

年纪大了,本来就很少睡觉,暂且又像枯木一样兀然枯坐。

【赏析】

本题所给的诗歌是《宴坐》,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身处山林、心无杂念,后两句写住小庵、渐渐入定。最后两句写年老体衰,不能安睡,只好像枯木一样兀然枯坐。

这首诗写自己身寄山中,心却无所牵挂,安于现状。新近修建的小庵让诗人终于能安坐入定,但入定了,却只能枯坐而已。这种心态,与一般隐士的心态不同。一般隐士都希望修成正果,飞升成仙,而作者则希望安住其中,静观世事变迁。这种态度,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奈。

首联“身寄穷山里,心安一事无”,写自己身寄深山,心却无所牵挂。这看似平常的两句话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庄子·田子方》载孔子说:“夫子(指老子)其犹龙邪?龙乘风云而上天,吾恐先子(指老子)非龙也。”孔子认为老子是一条龙,能乘风云上天,但他担心自己不如老子,恐怕自己也不过像一条龙那样乘风云上天罢了。这两句话表面上似乎说的是老子乘风云上天,实际上却是说自己虽然身在山中,但是心中并不空虚,无所牵挂,所以才能安于现状。

颔联“新传小止观,渐解半跏趺”承接上文,写住进小庵后,渐入半坐半卧的禅定状态。这两句是说,新近修建的小庵让诗人终于能安坐入定,但入定了,却只能枯坐而已。这种心态,与一般隐士的心态不同。一般隐士都希望修成正果,飞升成仙,而作者则希望安住其中,静观世事变迁。这种态度,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无奈。

颈联“急雪鸣窗纸,孤灯耿地炉”承上启下,写诗人在严寒的天气下的生活状况。大雪飘落,窗外纸被雪击破,发出声音,诗人听到后不禁心生感慨。同时,夜深人静之时,一盏孤灯在地炉旁闪烁。这里的地炉,就是古代的一种取暖工具。这两句是说,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下,诗人依然坚持读书、写作、思考,没有一丝怨言。

尾联“老来元少睡,且复兀枯株”,点明自己年老体衰,不能安睡,只好枯坐。这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诗人一生都在追求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他最终也只能在贫病交加中度过余生了。

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他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无奈。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和人们的焦虑情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