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态秦欺楚,交情越视秦。
宁教待羝乳,不耐望车尘。
书积高围坐,花繁乱插巾。
那须散人号,已是葛天民。
诗句释义与注释:
- 世态秦欺楚,交情越视秦。
- 解释: 描述的是人们在社会中的相互关系,表面上和暗地里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是指友情或社会交往中可能出现的偏见。
- 宁教待羝乳,不耐望车尘。
- 解释: 宁愿等待公羊(比喻正直或忠诚的人)生小羊羔,也不愿意忍受尘土飞扬的车马喧嚣。这里的“宁”表达了一种宁愿放弃的态度,而“不耐”则表达了对尘嚣的厌恶。
- 书积高围坐,花繁乱插巾。
- 解释: 描述了书籍堆积如山,人们围着桌子读书的景象。同时,花枝繁盛,被随意插在头巾上,展现了一种随性的美。
- 那须散人号,已是葛天民。
- 解释: 这里指的是不需要刻意追求名声或地位,已经达到了像古时的葛天民那样朴素自然的生活状态。
译文:
世态如秦欺楚,交情似越视秦。
宁等公羊生小羊,不耐尘嚣望车尘。
书堆高围坐读书,花枝乱插巾飘逸。
无需名号求世人,已是葛天民之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于真挚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态度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比“世态”与“情谊”,以及“尘土”与“清风”的不同感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纠结。最后两句“无需名号求世人,已是葛天民之姿”更是将这种超脱世俗的心态推向了极致。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思考,也有生活的写照,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