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客双蓬鬓,空山一草亭。
睡魔欺茗薄,疾竖怯丹灵。
治世穷冯衍,残年老管宁。
安居得后死,不敢恨飘零。
【注释】
①草亭:草屋,简陋的房屋。
②疾竖:病重的人。
③冯衍:战国时齐国人,以善辩著称。
④管宁:汉代人,隐居不仕,与华歆一起读书学道,后因争宠失和。
⑤后死:即“后世”。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病后登览山亭的情景。诗一开篇,诗人便直书其病后的体貌特征:“野客双蓬鬓”。野客,指隐士;蓬鬓,指两鬓如蓬乱。这里既点出自己的身份,又写出了因病后的憔悴衰颓之态。次句写山亭的简陋:“空山一草亭。”这一句既是对山亭景色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心境的形象化表现。“空”字用得极好,它既表明了作者对山中清幽环境的欣赏,又暗示了由于年老多病而难以久留的无奈心情。
第三、四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心境。首句中的“睡魔欺”,暗喻着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疾竖怯丹灵”则是说,因为病重,连服药都感到力不从心,害怕药力不能到达病灶,于是只好退避三舍。“丹灵”二字是借用《周易》中的卦象来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治世穷冯衍”,意思是在乱世之中,只有像冯衍那样博学的士人才能谋生立命。“残年老管宁”,是指管宁虽然已到晚年,但仍然坚持操守,不肯随波逐流。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冯衍的钦敬之情,也表达了对自己处境的感慨。末联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安居得后死”,是说自己能够安身于山林之中,也算是得到了一个归宿了;而“不敢恨飘零”,则是说即使不能长居山林,也不至于因此而怨恨飘泊无依。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旷达乐观、超然物外的性格特征。
此诗语言平淡,意境高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五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