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穷阿閤胜,更作咮轩游。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
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愁。
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与分析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凤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之情。“咮轩”是凤山中的一个亭台。

“己穷阿阁胜”“已穷”,即已经穷尽、穷尽了。阿阁,即指凤山。

“更作咮轩游。”咮轩,是凤山中的一个亭台。

“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愁。”

“山河”比喻人的形体。“无根日月浮”,以日和月喻人,指出人的形体飘忽不定。

“吾身元是幻”,意谓人的身体原本就像梦幻一般。“何物彊名愁”,意谓人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虚妄,何必强自悲叹。

【答案】

丁巳正月二日鸡初鸣梦至一山寺名凤山其尤胜处曰咮轩予为赋诗既觉不遗一字己穷阿阁胜更作咮轩游不尽山河大无根日月浮吾身元是幻何物彊名为愁久觅卓庵处是间应可留。

【赏析】

是作者在梦中游至一个名胜古迹时所写。首联点题,表明自己对名利的淡薄。颔联描绘了凤山景色之秀美,并以此抒发自己对名利的淡薄之情。颈联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观点:人生如梦,一切荣华富贵皆如梦幻泡影,何必强自悲叹呢?尾联又回到现实,表达了对那个幽静之所的向往。全诗以景抒情,借景言情,表现了作者超脱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襟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