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散东冈步,因成北渚游。
鸦昏先小泊,鱼暖欲群浮。
缓曳红藤杖,斜披紫绮裘。
闲身病亦可,随处得无愁。
【注释】
山脚散步由舍北归三首:作者在山脚散步时,想起自己曾经在舍北游览过。
偶散东冈步:偶然散了一次步。东冈:山脚下的斜坡。
因成北渚游:于是在北边的湖上游玩。北渚:北方的沙洲。
鸦昏先小泊:乌鸦黄昏的时候,先在小水湾里落下来休息。
鱼暖欲群浮:小鱼游到水面下,仿佛要浮上来一样。
缓曳红藤杖,斜披紫绮裘:慢慢地摇晃着红色的藤杖,斜披着紫色的裘衣。
闲身病亦可,随处得无愁:我身体不适的时候,也可以到处游玩,没有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记游诗,写诗人在山中漫步,偶遇小憩,又游北渚、观水鸟、倚杖而吟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优美宁静。
前两句“偶散东冈步,因成北渚游”,描写了诗人散步时的所见所感。东冈是山脚下的斜坡,北洲是北方的水滨。诗人漫步至此,不禁想起了曾在那里游玩的情景。这种怀旧之情,也流露于后面的诗句之中。后四句“鸦昏先小泊,鱼暖欲群浮,缓曳红藤杖,斜披紫绮裘”则是对前面情景的具体描绘。
首句中的“散”字,不仅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他那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次句“因成北渚游”中的“因”字,则表明这种心情的形成是由于在北洲游玩的结果。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又写出了诗人的心境。
第三句“鸦昏先小泊”,写傍晚时分,几只乌鸦栖息在小水湾边,为这幅图景增添了几分生动和情趣。第四句“鱼暖欲群浮”,写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鱼儿纷纷游动起来,仿佛是一群群的白鹭在嬉戏。这两联诗,以动静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一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卷。
最后两句“缓曳红藤杖,斜披紫绮裘”,进一步刻画了诗人的形象。他手持红色藤杖,身穿紫色皮衣,悠然自得地行走在山水之间。这里的“缓”、“斜”二字,既写出了藤杖与紫裘的柔软轻盈,也表现出了诗人行走时的姿态和情态。整首诗语言流畅,画面鲜明,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