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江郊暮,青帘野店秋。
喧呼估船客,嵬峨饮家流。
老岂题桥柱,愁惟倚寺楼。
更伤昏涩眼,烟际数归牛。
江郊
白草江郊暮,青帘野店秋。
喧呼估船客,嵬峨饮家流。
老岂题桥柱,愁惟倚寺楼。
更伤昏涩眼,烟际数归牛。
注释:
江郊 - 描述的是江边的景色,郊外。
白草 - 指白色的野草,形容秋天的原野景象。
暮 -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青帘 - 指青色的门帘或窗户,可能是店铺的。
野店秋 - 在郊外的小店,秋季时的景象。
喧呼 - 大声呼喊,可能是为了吸引注意或是招揽生意。
估船客 - 指的是船上的乘客,可能是商贩或者游客。
嵬峨 - 高大雄伟的样子。
饮家 - 饮酒的人,可能指店家。
老岂题桥柱 - 年老的客人难道会在桥上题字吗?这里表示对老人的尊敬。
愁惟倚寺楼 - 忧愁的人只能依靠寺庙里的高楼。
更伤昏涩眼 - 更加让人感到眼睛模糊不清。
烟际 - 烟雾缭绕的地方。
数归牛 - 数着牛回家,可能是在等待牛回家吃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江边晚景画面。首句“白草江郊暮”以白草和黄昏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稍带凄凉的氛围。接着四句“青帘野店秋,喧呼估船客,嵬峨饮家流,老岂题桥柱”,分别描述了店铺、乘客、酒家以及老客人的情景,通过这些细节展示了江边生活的另一面。
最后两句“愁惟倚寺楼,更伤昏涩眼,烟际数归牛”则将视角转向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感伤。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描述,展现了江边生活的平淡与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