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拥听秋雨,儿扶上夜香。
甑炊霜后稻,糟渍社前姜。
马病空思路,僧归却住房。
风扉久呕轧,错认橹声长。

【注释】

闲趣三首(tānxù sānshǒu):即《闲居咏怀》(tānxū yǒnghán)。

被拥听秋雨(bèiyōng tīngqiūyǔ):被子被盖上,在听秋雨的声音。

“被”:被子。

“拥”:盖着。

“听秋雨”:秋天的雨滴打在屋顶上发出声响。

“儿扶上夜香”:孩子扶着点着的香火,在夜里烧香。

“儿扶上夜香”:孩子的手扶着点燃的香。

“夜香”:夜晚燃烧的香。

“甑炊霜后稻”:蒸锅冒着热气,在煮着霜后的稻米。

“甑”:古代的一种陶器或瓦器,用来蒸食物。

“炊”:烧火做饭。

“霜后稻”:霜降后收获的稻谷。

“糟渍社前姜”:糟腌着的生姜,放在祭社之前。

“糟”:用酒曲发酵的酒。

“渍”:腌。

“社前姜”:祭祀时用的新鲜生姜。

“社”:土地神,这里指祭祀。

“马病空思路”:因为生病而感到空虚,思想无法集中。

“马病”:生病了,马也病了。

“空思路”:思绪飘荡,找不到目标。

“僧归却住房”:和尚回家却住回了原来的地方。

“僧归”:和尚回来了。

“却”:又。

“住房”:回到自己住的房子里。

“风扉久呕轧”:风把门扉吹得吱吱作响,声音嘈杂。

“风扉”:门扉。

“呕轧”:门窗因风而产生的声音。

“错认橹声长”:错把橹声当成了长久的响声。

“错认”:误认为。

“橹声长”:船桨划水的声音。

【赏析】

此为闲居咏怀诗。首联写闲适的生活和心境。二联写农忙季节,农家忙于耕种之事。三联描写疾病缠身时的无聊心态。尾联写僧人归家的情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淡朴实,反映了唐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