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园霜露晚,孤村烟火微。
本去官道远,自然人迹稀。
木落山尽出,钟鸣僧独归。
渔家闲似我,未夕闭柴扉。
【注释】
小舟过吉泽 —— 小船经过吉泽,即经过王维的故居。吉泽:王维曾在此隐居。效:模仿。右丞:指王维,唐代著名诗人,官至监察御史。
泽园霜露晚,孤村烟火微。
本去官道远,自然人迹稀。—— 泽圃在秋夜显得清冷,霜气笼罩着大地,寒风吹拂着树叶;村落中的炊烟稀疏,只有几缕袅袅升起,远处传来钟声。自然:自然如此。
木落山尽出,钟鸣僧独归。
渔家闲似我,未夕闭柴扉。—— 树林已光秃,山中露出树木;寺钟响起,僧人独自归来。渔夫的生活悠闲自得,像诗人一样。未夕:傍晚时分。闭门:关闭柴门。
【赏析】
这首诗写秋日黄昏时诗人泛舟从吉泽(王维隐居地)经过时的情景。诗中描写了一幅宁静、幽深、寂寞的秋夜图,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联点出季节,写吉泽秋日景色。“泽园”,指王维的别墅所在地,“霜露晚”表明时间是傍晚。“孤村烟火微”写出村庄的寂静,“烟火微”写出炊烟稀少,“微”字用得很有分寸,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孤村”,说明远离人烟,“烟火微”更显出环境之僻静。这两句是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孤村”“烟微”与第二部分的“本去官道远,自然人迹稀”相呼应,突出了环境的幽静。
颔联写舟行途中所见。“本去官道远”,说明是从仕途上来的,“人迹稀”表明人少,也表明作者心情之不乐。“自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自然人迹稀”,照应首句“泽园霜露晚”。“本去官道远”,照应第二句“孤村烟火微”。
颈联写舟行所见。“木落山尽出”,是说林木凋零,山色苍茫,“尽出”二字写出了山势之高峻险峭。“钟鸣僧独归”,是说寺院里的钟声响起,僧人独自返回,“钟鸣”二字又照应第三句中的“钟”。这两句是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木落”“钟鸣”照应首二句中的“霜露晚”“烟火微”。
尾联写舟行所见。“渔家闲似我,未夕闭柴扉”,“渔家”指渔民,“闲似我”表明渔民生活很闲适。“未夕”是傍晚的意思,“闭门”是关门的意思,“柴扉”指柴门。“未夕”照应第三句中的“未晚”,这两句是第一部分的最后一层。“渔家”照应首二句中的“孤村”,“未夕”照应第三句中的“未晚”。
这首诗写景清新,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明快。前四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时的幽静画面。后四句抒情,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及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全诗以景结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交融,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