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久难全去,扶持度岁年。
垣墙完罅隙,匕箸禁芳鲜。
渐减观书课,常储买药钱。
乡人多不识,谁与问沉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表达了他因久病难治愈而感到的苦楚和孤独感。下面是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第1句:
“予宿疾多已失去独气痛时作赋诗自宽”
注释:我长期以来的疾病(宿疾),已经失去了自我治疗的力量,每当疼痛发作时,我会通过赋诗来安慰自己。
赏析:这句表达了作者因病痛所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宿疾多已失去独气痛”说明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甚至无法自我调节。
第2句:
“疾久难全去,扶持度岁年”
注释:疾病持续了很久,难以完全治愈,只能靠着支撑度日。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作者长期与病魔斗争的情景,体现了一种无奈和坚韧的生活态度。
第3句:
“垣墙完罅隙,匕箸禁芳鲜”
注释:家墙破损,门窗也残缺不全,食物变得不再新鲜可口。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作者生活环境的贫瘠和生活条件的艰苦。同时,也可能隐喻疾病对身体的影响以及身体状态的下降。
第4句:
“渐减观书课,常储买药钱”
注释:渐渐地减少阅读书籍,经常存一些买药的钱。
赏析:这里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疾病的艰难处境下,依然努力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和健康的自我关怀。
第5句:
“乡人多不识,谁与问沉绵”
注释:家乡的人们大多不认识我,又谁会关心我的病情呢?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和无助感。尽管他努力维持着对外界的交往和关注,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却让周围的人无法真正理解和关心。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疾病状况的描写,展示了一个身处困境中的人的内心世界。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苦痛,也揭示了社会对于患病者态度的一种侧面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