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
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
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

《秋夜》

一、首联:

  • 倦叟投床早:描述一个年老的读书人,在夜晚早早就躺下睡了。
  • 昏灯落烬频:形容房间里灯光昏暗,油灯快要燃尽,显得有些冷清。

二、颔联:

  • 鹊翻惊缺月:一只喜鹊突然飞起,打破了夜空中的月亮,暗示着秋天的寂静和孤独。
  • 犬吠逐行人:听到远处传来的狗叫声,追赶着行人。

三、颈联:

  • 未丧诗书业: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保持着对诗歌和书籍的热爱。
  • 犹存老病身:身体虽老,但依然有病痛困扰,生活状态并不理想。

四、尾联:

  • 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以赏菊为乐事,可以沉醉其中,故意戴上黑色的头巾,表示自己不拘小节的态度。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夜景图。开头两句通过“倦叟投床早”、“昏灯落烬频”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鹊翻惊缺月”、“犬吠逐行人”,则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反衬人物的心情,增添了诗句的情感色彩。

颈联“未丧诗书业,犹存老病身”表达了诗人尽管年纪已高,但对文学艺术的坚持以及对生活的执着追求。这里的“未丧诗书业”意味着诗人仍保持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而“犹存老病身”则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尽管身体有恙,但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尾联“菊花行可醉,作意插乌巾”则是诗人自我调侃的一种表现。他在欣赏秋天的菊花时,感到心旷神怡,甚至有些陶醉。同时,他故意佩戴黑色头巾,这种不拘小节的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它既有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也有豪放洒脱的人生态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