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
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
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
注释:
- 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
- 桑竹:这里可能指的是村边的小溪旁生长的桑树和竹子。
- 穿村巷:指桑竹生长在村里的小巷中。
- 衡茅:衡是一种用树枝搭成的简陋小屋,茅是指草屋。这里可能指的是农舍。
- 隔土垣:指农舍之间隔着低矮的土墙。
- 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
- 海氛:可能指的是海的雾气或者海的影响。
- 物象: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景物,如树木、花草等。
- 秋气:秋天的气息。
- 肃川原:使江河平静,这里指秋季的气候让江河变得平静。
- 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
- 豆芋:这里可能指的是豆类和芋头这类庄稼。
- 行将熟:即将成熟的意思。
- 鸡豚:鸡和猪都是家畜,这里的“豚”可能是错字,应为“猪”。
- 亦已繁:也已经很繁盛了。
- 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
- 丰凶岁:丰收或歉收的年份。
- 所:所有的意思。
- 农事:农业活动。
- 论:讨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儿子一起到东村时,遇到村里的老人们和他们交谈后,写下的一首小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农村的生活景象,以及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农事的热爱。
第一句“桑竹穿村巷,衡茅隔土垣”,描绘了村庄的宁静和美丽。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植物,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第二句“海氛成物象,秋气肃川原”,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海氛(海洋的雾气)成为了这个季节的特色,而秋天的寒意也让江河变得平静。这一部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第三句“豆芋行将熟,鸡豚亦已繁”,则是诗人对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关注。豆芋即将成熟,而家禽家畜也已经繁衍生息,显示出农民对于丰收的期望和喜悦。
最后一句“丰凶岁所有,农事更深论”,则是诗人对于农民生活状态的描述。无论是丰收年还是歉收年,农民都会继续辛勤耕作,这种坚韧的精神让诗人感到敬佩。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部分,表达了他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