薙圃课僮奴,争前不待呼。
水泉经雨壮,蓁莽得霜枯。
高树鸣双鹊,清池下两凫。
暮年惟乐此,馀念一毫无。
【注释】
连日:指连续几天。山亭:在山上的亭子。又作:重作,重复创作。
薙圃:除草、整理园子。课僮奴:教导家僮仆人。
水泉经雨壮:经过雨水的冲刷,泉水显得更为壮观。
蓁莽(cén mǎng)得霜枯:草木丛生之地,因霜打而枯萎。
高树:高大的树。鸣双鹊:两只喜鹊相向鸣叫。清池:清澈的池塘。下两凫(fú):鸭子在水中游动。
惟:只、仅。乐:喜爱,喜欢。余念:其他念头或杂念。一毫无:一点也不。
【赏析】
《连日治圃至山亭又作五字四首》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组诗。此诗写自己治圃之乐,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生活的思想情操和乐观豪迈的人生态度。
“连日”句:一连几天都在园子里劳作。
“薙圃”句:铲除杂草,修剪树木,督促家仆。
“水泉”句:经过雨水的滋润,泉水更显壮观。
“榛莽”句:草木丛生的地带,因霜雪而干枯。
“高树”句:高大的树上,两只喜鹊相向鸣叫,显得欢快愉悦。
“清池”句:清澈的池塘,游动着几只野鸭。
“暮年”句:到了晚年,只喜欢这种乐趣,其他一切全都抛却。
这是组诗的开篇之作。全诗以“又作”为题,说明这首诗是作者重作的作品。第一句就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写作意图。“连日”句是说,他一连几天都在园子里劳作。“薙圃”两句是说,他铲除杂草,修剪树木,同时监督家仆,教他们勤快地工作。这两句写出了他治圃的辛苦。接着写园中的变化:“水泉经雨壮”,“榛莽得霜枯”,表现出园中景色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高树”、“清池”、“凫”等词,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园中景物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园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谐、优美的气氛。最后两句则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暮年”句是说,到了晚年,只喜欢这种乐趣,其他一切都抛却了。“余念一毫无”,表现出作者对名利的淡薄,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热爱。全诗以“又作”为题,表明作者重作作品。前两句交代了创作的时间、地点及原因;后六句具体描写了园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从结构上看,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