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齿危将堕,双瞳久已昏。
谋生赖蔬圃,养拙闭柴门。
多病从来惯,虚名不足论。
自怜馀一念,犹欲济元元。

【注释】

一齿危将堕:指牙齿已开始摇动,年事已高。老叹:感叹衰老。

双瞳久已昏:指眼睛已开始模糊不清。

谋生赖蔬圃(suō pǔ):以种菜为生(“蔬”是蔬菜的意思。)。养拙闭柴门,隐居在柴门旁,不问世事(“拙”是愚笨的意思。《后汉书.逸民传》:“隐于大泽,躬耕力作。”)。元元:百姓,黎民百姓。

【赏析】

《自咏》是一首七绝,写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慨。开头四句,从白发、眼花等衰老现象入手,写出了自己晚年的境况;接着写到自己虽然穷困潦倒,但仍有一颗赤子之心,希望为黎民百姓着想。全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也体现了他的济世情怀。

首联写年老体衰。“一齿危将堕”,指牙齿已经动摇,年事已高。“双瞳久已昏”,指眼睛已经看不清楚,视力衰退严重。这两句诗用“齿”“瞳”这两个具体物象来写自己衰老的形象,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颔联写隐居生活。前一句说自己种菜度日谋生,过着隐居的生活,不与外界往来。“蔬圃”,指种菜的场所。第二句说自己闭门不出,隐居在柴门旁边,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后汉书.逸民传》:“隐居不仕,躬耕力作”。这里用典故来表达自己隐居生活的清苦,同时也表现了他不慕荣利的高洁品格。

颈联写自己虽穷困潦倒仍心怀天下百姓。“多病从来惯”,意思是自己身体多病,已经习惯了贫穷的生活。“虚名不足论”,意思是自己追求虚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这里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关心国家大事的爱国情怀。尾联回到开头的感叹中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自怜馀一念”,意思是自己还有一颗善良的心,仍然想为天下苍生着想。“犹欲济元元”,意思是还希望能够帮助百姓渡过难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身处困境,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民生疾苦的高尚品质和崇高情怀。诗人通过描写自己的生活现状和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展现了自己的济世情怀和高尚品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