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藤真好友,伴我出荆扉。
落叶纷如积,鸣禽暖不归。
露浓松鬣长,土润术苗肥。
未尽幽寻兴,还家趁夕晖。
九月十八日至山园是日颇有春意乌藤真好友,伴我出荆扉。
译文:九月十六日,来到山园,此时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注释:九月十八日,即重阳节,是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这一天阳气渐退,阴气上升,万物随寒气衰退而进入萧条寒冷的冬季,唯独“长寿”之草“茱萸”,盛开在高处,所以叫“重阳”。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人们登高望远,以畅怀饮宴。
乌藤,指藤萝,是一种攀缘植物,多用于园林装饰或盆栽。
好友,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中的藤萝植物,它们与诗人一同陪伴着诗人走出了家门。
伴我出荆扉,出自《诗经》中的诗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其中“维荆及棘”是指荆棘丛生之地,比喻艰难险阻之地。诗人在这里借用了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落叶纷如积,鸣禽暖不归。
译文:落叶堆积如山,鸟儿也不愿归来。
注释:秋天到了,树叶纷纷落下,就像堆积在一起的落叶一样。这里的“落叶纷如积”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鸟儿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巢穴中,而是选择在外面度过漫长的冬天,这反映了秋天给鸟儿带来的影响。
鸣禽暖不归,出自《诗经·小雅·鸿雁》中的诗句“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我心。”其中“鸿雁于飞”是指大雁在空中飞翔的景象,而“之子于征”则表示出征的人正在努力工作。在这里,“鸣禽暖不归”可以理解为鸟鸣声中透露出的温暖气息使得鸟儿也不愿意归巢,这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露浓松鬣长,土润术苗肥。
译文:露水浓重松树的毛茸茸的枝条更长,土质湿润药草长得更茂盛。
注释:秋天的夜晚,露水很重,使得松树的毛茸茸的枝条变得更长。这里的“露浓”指的是天气变凉,露水增多的情况。同时,“土润”则是指土壤湿润,有利于药草的生长。这里的“术苗肥”可以理解为药草的幼苗长得更加茁壮健康。
未尽幽寻兴,还家趁夕晖。
译文:未能尽情享受隐居的乐趣,趁夕阳西下之际急忙回到家里。
注释:尽管已经感受到了深秋的韵味,诗人仍然无法完全沉浸在隐居的乐趣之中,于是决定趁着夕阳西下的时分回家。这里的“未尽幽寻兴”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留恋之情。而“还家趁夕晖”则是说趁着夕阳的余晖匆匆返回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