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多蚊蚋,昏昏气未平。
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
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
钟残抚枕叹,归梦几时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关键的字、词或句子,并结合着诗句的意思来理解。“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是说:正当需要三天的雨,却突然晴朗了。这里运用反衬的手法,以天晴反衬人不晴;“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是说:闲寂无趣的官舍内一片萧索冷清,只有那滴水声在空阔的长廊上回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之情。尾联写“归梦几时成”,表达自己归乡的愿望,但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答案】

译文:

十月天气闷热,蚊蚋多得令人讨厌,我正渴望一场三日的大雨,可偏又下了一场白露,使我的心情更添烦乱。

闲寂无趣的官舍内一片萧索冷清,只有那滴水声在空阔的长廊上回荡。

钟残抚枕叹归梦,不知何时能实现。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景:十月天气闷热,蚊蚋多得令人讨厌,正渴望一场三日的大雨,可偏又下了一场白露,使心情更添烦乱。首句点明时节为十月,次句交代原因为“蚊蚋多”。后两句写自己的愁闷:“正须三日雨,却用一霜晴。”正想享受一场三日的大雨,偏偏遇上了一场白露,使人更加烦躁不安。“却用一霜晴”三字写出了诗人的失望之情。

诗的中间两联写情。“闲馆萧条意,空阶点滴声”是说:在这闲寂无趣的官舍中,只有那滴答的雨声,在空旷的长廊上萦绕,这更增添了我的孤寂和烦乱。一个“寒”字,不仅写出了环境的阴冷,而且也写出了自己心情的悲凉。“闲馆”指官舍,“萧条意”即孤寂无聊之意。“钟残”是说时间已经不早了,诗人已无心再弹琴击鼓,只得倚靠在枕边叹息。“归梦几时成”一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故乡的强烈愿望。然而归乡之事遥遥无期,不知何时能够实现,流露出诗人的惆怅情怀。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总结,也是作者情感升华的表现,更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归梦几时成”,寄托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