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困简牍,静坐忆渔樵。
鄙意惭轻出,殊恩免早朝。
微霜凋绿树,寒日满朱桥。
怅望沧波友,弓旌岂易招。

译文

残年困于简牍,静坐忆渔樵。
鄙意惭轻出,殊恩免早朝。
微霜凋绿树,寒日满朱桥。

怅望沧波友,弓旌岂易招。

注释:

  • 入局: 进入官场或进入某项任务、工作等

  • 残年困简牍: 形容岁月已晚,官途艰难。”残年”指晚年,”简牍”指文书。

  • 静坐忆渔樵: 安静地坐在书房里回忆起渔民和樵夫的生活。

  • 鄙意惭轻出: 自感有负使命或责任而感到惭愧和不安。

  • 殊恩免早朝: 因为特殊的恩典而免除了早晨的早朝。

  • 微霜凋绿树: 微冷的霜气已经让树叶凋零。

  • 寒日满朱桥: 寒冷的阳光照耀在红色的桥梁上,映衬出一种凄美。

  • 怅望沧波友: 望着远方的朋友(可能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心中充满了哀愁。”沧”是大海的意思,”波友”指志同道合的朋友。

  • 弓旌岂易招: 弓箭般的旗杆怎么能轻易召唤到呢?这里的”弓旌”比喻贤能的人,”招”是吸引、招募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晚年官员在深秋时节的心境与感慨。他回顾自己的一生,对早年的成就表示自豪,但同时也因年岁渐长、功成名就而感到不安。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天,诗人不禁怀念起过去那些宁静的日子,以及那些与世无争的渔樵生活。
    在诗句中,“贱意惭轻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自责和愧疚,认为自己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殊恩免早朝”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得到特殊照顾和优待深感幸运并心存感激之情。然而,这种特殊待遇并没有让他感到轻松自在,反而增添了额外的心理负担。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自然的描写,“微霜凋绿树”和“寒日满朱桥”两句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景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命运的思考。
    最后一句“怅望沧波友”,则是诗人情感达到高潮的体现。这里的“沧波”既指广阔的海洋,也隐喻着诗人的人生旅途。诗人在思念远方的友人时,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悲凉,仿佛是在感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晚年官员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人生得失、荣辱成败的复杂感受。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友情和友谊的珍视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