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瘦不胜笏,官闲常掩门。
汉廷虽好老,楚泽未招魂。
砚润蟾疏滴,香残鸭尚温。
个中殊会意,恨欠阿戎言。

【注释】

身瘦不胜笏:身瘦,指官位低。不胜,承受不起。笏,古时大臣上朝时持的一种手板。

汉廷:汉朝朝廷。好老:喜好长寿老人。

楚泽:指楚国的江水边,这里借指家乡。招魂:招回已死的亲人。

砚润蟾疏滴:指砚台滋润了,月亮从窗缝里漏进来,像水滴一样落下来。蟾疏滴,形容月亮透过窗户洒下的月光像水滴一样落下。

香残鸭尚温:指香气散尽,但一只烤鸭还保持着温热。

个中:其中。殊会意:特别理解。阿戎:晋代谢安,字安石,有清才俊识,善于应对,为东晋宰相。他与王文度、范玄平、殷洪乔等人交游,以清谈相尚。谢安曾与诸贤在桓冲坐上作诗吟唱,谢安先吟道:“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王文度说:“阿奴(谢安小名)此句真有意。”谢去后,有人问王:“何以知之?”王曰:“此是’未若柳絮因风起’。”阿戎:晋代谢安,字安石。戎,通“荣”。会意:体会其中的意境。恨欠阿戎言:遗憾没能听懂阿戎的话。

【赏析】

《掩门四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组诗作品。此组诗共四首,分别咏叹隐居生活之甘苦及隐居生活的寂寞和孤独。

第一首写身居陋室,官闲体胖,常关掩柴扉,感叹仕途坎坷。第二首写虽身居高位,却无志于功名利禄,而思念家乡故土,渴望能像屈原那样得到君王的重用。第三首写自己虽然身处陋室,但是精神不孤寂,因为可以欣赏山水之美。最后一首写自己虽然身处陋室,但是并不孤单,因为能够体会到隐居的诗意,并且对友人阿戎寄予厚望。

李商隐的诗多用比兴手法寄托感慨。如本题中的“掩门”二字即寓有比兴之义。“身瘦不胜笏”,以笏喻笔,暗示其诗才非凡;“官闲常掩门”,暗示其政治失意。“汉庭虽好老,楚泽未招魂”,既表达了自己虽欲归隐但又不愿放弃功名富贵的复杂心理,又暗用了楚辞中屈原《招魂》的典故;“砚润蟾疏滴,香残鸭尚温”,以砚台、月色、鸭肉、香炉等物象,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画面;最后一句“恨欠阿戎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