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正相乘,萧然一点灯。
拥炉蒙衲被,就壁倚枯藤。
火降神方王,河潮脑自凝。
邻鸡太多事,三唱请晨兴。

注释

  1. 风雪正相乘:指风与雪交相肆虐。
  2. 萧然一点灯:形容在风雪中,仅有的灯光显得格外微弱。
  3. 拥炉蒙衲被:抱着火炉,盖着僧衣。衲被是一种用布缝制的衣服,多用于僧人。
  4. 就壁倚枯藤:靠在墙上,背靠着枯萎的藤蔓。
  5. 火降神方王:指火能驱邪,神灵得以显灵。
  6. 河潮脑自凝:河水涨潮时,脑门上的智慧结晶(即“囟”子)自然凝结。
  7. 邻鸡太多事:比喻早晨时分,鸡鸣声扰人清梦。
  8. 三唱请晨兴:连续三次叫醒别人,催促起床开始新的一天。

译文
十一月十三日夜作
风雪正相乘,孤灯微照映雪白。
拥炉蒙衲被,靠墙卧枯藤。
夜深灯火明,神明显灵定乾坤。
河水涨,智慧成,晨钟唤醒梦初醒。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冬夜景象和内心感受的诗。首句“风雪正相乘”,以风和雪的相互斗争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冬夜的寒冷和艰难。次句“萧然一点灯”,进一步强调了在这样的夜晚,唯一的光源就是那一点微弱的灯火。这两句诗营造了一种孤独、冷清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接下来的“拥炉蒙衲被”和“就壁倚枯藤”,通过描绘诗人抱着火炉、裹着僧衣,背靠着枯萎藤蔓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冬夜的寒冷和荒凉。而“火降神方王,河潮脑自凝”,则表达了诗人对神灵庇佑和自然力量的赞美。这里的“神方王”指的是神灵的力量能够保佑人们平安,而“河潮脑自凝”则是指河水上涨时,人的智慧结晶(即囟门)自然凝结,象征着智慧的增长和成熟。最后两句“邻鸡太多事,三唱请晨兴”,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太多事”来形容邻家的鸡鸣声打扰了他的美梦,而“三唱请晨兴”则是说连续三次叫醒他,让他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抱怨,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全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在冬夜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