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树丛祠北,烟村古埭南。
买鱼论木盎,挑荠满荆篮。
积潦经旬月,晴光见二三。
农功殊可念,保麦复祈蚕。

乍晴行西村

堤树丛祠北,烟村古埭南。

买鱼论木盎,挑荠满荆篮。

积潦经旬月,晴光见二三。

农功殊可念,保麦复祈蚕。

注释:

乍晴:刚晴。

行西村:在西边的村庄散步。

堤树:堤岸上的树木。

丛祠:成排的神庙。

烟村:烟雾缭绕的村庄。

古埭:古老的河流码头。

买鱼:买鱼。

论木盎:用木头做容器装水,用来卖鱼。

挑荠:挑荠菜。

荆篮:用荆条做的篮子。

积潦:积水。

经旬月:过了十多天。

晴光:晴朗的阳光。

农功:农业劳作。

殊:特别。

念:想念、怀念。

保麦:保护稻米。

复祈蚕:又祈求丰收。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初入淮河四绝》之一。全诗通过描绘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农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同情。

首句“乍晴行西村”,描写了淮河岸边刚刚放晴的情景。堤树丛祠北,烟村古埭南,形象地描绘出淮河两岸的自然风光。这里的“乍晴”二字,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由阴沉转为明朗。

次句“买鱼论木盎,挑荠满荆篮”,则是对农民日常生活的具体描写。买鱼论木盎,挑荠满荆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第三句“积潦经旬月,晴光见二三”,则是对淮河两岸积水情况的描述。积潦经旬月,晴光见二三,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淮河两岸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农民们在长时间的干旱后迎来的希望和喜悦。

最后两句“农功殊可念,保麦复祈蚕”,则是对农民们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绘。农功殊可念,保麦复祈蚕,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农民们辛勤劳作的赞美和敬意,也反映了他对农民们生活的深深关切和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淮河两岸自然风光和农民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农民们的关爱和同情,以及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怀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