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
客书疑误达,僧刺愧虚来。
清露蘋花坼,斜阳燕子回。
自怜犹有恨,佳日对空罍。

【解析】

题干中“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是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的分析。本诗共八句,前四句写环境,后四句写诗人的感受。第一、二句写自己居处偏僻,门前长满青苔;第三、四句写客人来信有误,僧人前来也感到惭愧。后四句写自己独对空樽,深感遗憾。全诗表达了诗人孤寂凄凉的心情。

【答案】

地僻

(1)

偏僻

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2)

偏僻

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

门前长满青苔,门前湍水激流,所以人迹罕至。

译文:

地僻临湍濑,门幽长绿苔。

客书疑误达,僧刺愧虚来。

清露蘋花坼,斜阳燕子回,

自怜犹有恨,佳日对空罍。

译文:

地僻临湍濑,门前长满青苔。

客人的信怀疑被耽误了,僧人来访我也很惭愧。

清晨,清露滋润着盛开的萍花,夕阳西下,归巢的燕子又回来了。

可我还是觉得有些遗憾,好的日子只能对着空空的酒樽自斟自饮。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作于大历二年(767)。此时他已由严武推荐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授彭州刺史。在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居住,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春望》一诗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

首联开门见山,点明时局,表明自己身处乱世而远离战乱中心地带。颔联用两个典故,说明友人书信有误,僧人来访亦感惭愧。颈联写景抒情,抒发诗人的感慨。尾联写诗人独酌,感叹人生之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