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蔓缘篱竹,芦芽刺岸沙。
横陂浮雁鹜,古道暗桑麻。
适遇扶犁叟,同休织屦家。
村童亦可念,唤客手吒叉。
【注释】
晚步湖塘少休民家:晚秋时,诗人在湖塘边散步休息。少休:稍事休息。民家:老百姓的家。瓜蔓:瓜藤。篱竹:篱笆旁的竹子。芦芽:芦苇的嫩芽。刺岸沙:扎进岸边的沙土里。陂(pí):池塘、水坑。横陂浮雁鹜:大雁和野鸭在水面上浮游。适遇:恰好遇到。扶犁叟(shòu):正在耕地的老人。同休:一起休息。织屦(jù)家:正在编草鞋的人。村童:农村的小孩。吒叉:儿童的呼喊声。
【译文】
晚秋时节,我漫步在湖塘边稍作休息,只见篱笆旁生长着瓜藤,竹竿上的笋子刚刚长出尖尖的尖角,芦芽儿扎进了沙岸,大雁和野鸭正在水中嬉戏,古道旁桑叶茂密,麻麦已开始生长。我恰巧遇到了一个耕田的老农,便与他一同休息;又遇到了一位正在编织草鞋的农民,我们相与交谈。农村里的孩子们也很有趣,他们一边玩耍一边呼唤着我,好像在招呼客人似的。
【赏析】
这首七绝是写秋日行役所见的乡村风光。开头两句写晚秋景色,点明时间、地点、气候;三、四句描写农村的景物和劳动人民;五、六句写农村的劳动生活;最后两句写农村儿童天真活泼的情态。全诗语言平易通俗,形象生动鲜明,富有民歌色彩,是一首具有民歌特色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