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违流俗,危机历畏途。
逢人增惝恍,看镜失肤腴。
闭户书围坐,移灯影向隅。
空怀四方志,泯默死东吴。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孤学违流俗,危机历畏途。
- “孤学”指独自学习,不随波逐流;“流俗”即世俗的习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反感和坚持己见的决心。
- “危机历畏途”描绘了在追求学问的路上遇到的困难和危险,反映了诗人面对挑战时的谨慎和忧虑。
- 逢人增惝恍,看镜失肤腴。
- “惝恍”形容人感到迷惑或心神不宁;“肤腴”指肌肤丰润,这里用作比喻,表示失去自我。
- 这句表明诗人在与人交往时感到困惑和不安,甚至失去了自我。
- 闭户书围坐,移灯影向隅。
- “闭户书”意味着闭门不出,专心读书;“围坐”描述人们围坐一起的情景。
- “移灯影向隅”则是指将灯光移至角落,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 空怀四方志,泯默死东吴。
- “四方志”指的是胸怀壮志,志向远大;“泯默”意为沉默,无言以对。
- “东吴”泛指古代的一个地区,这里可能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虽有宏伟志向,却因现实的困境而无法实现,最终选择沉默以对,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悲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抱负的杂赋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孤独、遭遇以及内心的挣扎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孤学违流俗”可见诗人对传统观念的不屑,他坚持自己的学术追求,不被外界干扰所动摇。而“危机历畏途”则展现了诗人在求学路上的种种挑战和危险,反映出他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谨慎态度。
当谈及与他人交往时,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这可能源于他对他人看法的敏感或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这种心理状态在“逢人增惝恍”中得到了体现。而在夜晚,诗人为了寻求心灵的宁静,选择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移灯影向隅”,这一细节也透露出他的孤独和对知识探索的渴望。
尽管诗人心怀天下,但现实的压力使他不得不放弃理想,这种内心的挣扎在“空怀四方志,泯默死东吴”中得到展现。这里的“泯默”不仅是对沉默的描写,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力改变现状的恐惧和无奈。他最终选择了沉默,可能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或是希望以此方式来保护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受外界干扰。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在追求知识道路上既充满激情又面临困境的形象。诗人的这种复杂情感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普遍的生存状态和他们面临的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