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近寒何薄,秋衣着尚宜。
年光祈雪见,节物卖灯知。
川日初沉后,楼钟欲动时。
东窗对儿子,聊与细论诗。
【注释】
东窗:旧时文人墨客的住所。窗子朝向东,便于读书吟诵。
腊近寒何薄:腊,即农历十二月,一年中最后一个月;寒何薄,意指天气寒冷不严重。
秋衣着尚宜:秋天天气渐凉,人们开始添衣保暖。
年光祈雪见,节物卖灯知:祈求新年降下的白雪和节日里售卖的灯笼。
川日初沉后,楼钟欲动时:傍晚时分,江面上的落日即将沉没。
东窗对儿子,聊与细论诗:在窗前与儿子一起讨论诗歌。
【赏析】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表现了诗人晚年闲居生活的情趣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首联“腊近寒何薄,秋衣着尚宜。”点明季节,说明此时正是深秋时节,天冷得厉害,但并不太寒冷。接着写诗人此时的感受,觉得秋装已足,不必再增添衣服。“寒何薄”是说天冷得很。
颔联“年光祈雪见,节物卖灯知。”写诗人此时的生活感受。他希望新的一年能降下大雪,让大地银装素裹,以显示新年的富足;又盼望节日里的灯火能照亮黑暗,给人以光明和温暖。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颈联“川日初沉后,楼钟欲动时。”写诗人观景所见所感。夕阳西下,江面上的落日将沉入水中,天空逐渐暗下来。这时,楼下的钟声也开始响起。这是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
尾联“东窗对儿子,聊与细论诗。”写诗人与儿子一起品茶赏月,谈论诗歌。这是诗人晚年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示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诗歌的老人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