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病虽俱至,耕桑亦未迟。
儿童夸犊健,妇女闵蚕饥。
月落枭鸣夜,灯残鼠啮时。
但当寻熟睡,万事不须思。

耕桑

老病虽俱至,耕桑亦未迟。

儿童夸犊健,妇女闵蚕饥。

月落枭鸣夜,灯残鼠啮时。

但当寻熟睡,万事不须思。

翻译与注释:

  • 诗句翻译:

  • “老病虽俱至” 意指尽管年纪大了,疾病也来了。

  • “耕桑亦未迟” 表示即使年老体衰,依然能从事耕作和养蚕。

  • “儿童夸犊健” 描述了孩子们称赞小牛健壮的情景。

  • “妇女闵蚕饥” 表达了妇女们因养蚕而担忧饥饿的情况。

  • “月落枭鸣夜” 描述月亮落下,乌鸦的叫声开始响起的夜晚。

  • “灯残鼠啮时” 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老鼠啃咬灯光的场景。

  • “但当寻熟睡” 表达只要能找到熟睡的状态,就无需担心其他事情。

  • 关键词注释:

  • “老病虽俱至” - “虽然”表达了无论年龄多大,都有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或困难。

  • “耕桑亦未迟” - “耕桑”是古代农业的基本活动,这里指的是耕种和养蚕,表明即使在老年也能从事这些有益的活动。

  • “儿童夸犊健” - “儿童”通常代表年轻一代,“犊健”指的是健壮的小牛,这里用来比喻年轻人的活力和健康。

  • “妇女闵蚕饥” - “妇女”通常代表女性群体,“蚕饥”意味着养蚕可能面临的困境或问题,暗示她们在养蚕方面的忧虑。

  • “月落枭鸣夜” - “枭鸣”是指猫头鹰的叫声,常在夜间出现,象征着夜晚的到来和寂静的时刻。

  • “灯残鼠啮时” - “灯残”意味着灯火逐渐熄灭,“鼠啮时”则是老鼠啃噬灯光的时刻,象征着黑暗中的寂静和危险。

  • “但当寻熟睡” - “但”是转折的意思,“熟睡”是指深度睡眠,表示在找到这种状态后,就不必再担心其他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无论年龄多大,生活的责任和挑战仍然存在。诗人强调,即使是年老体衰,也应该继续进行如耕桑等有益身心的活动,同时也应关注家庭和个人的健康问题。诗中对儿童、妇女以及夜晚的描绘,增加了作品的生动性和情感深度。最后一句“但当寻熟睡,万事不须思”,更是点明了通过寻找和享受生活中的平静与舒适,可以超越所有外在的烦恼和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反映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珍惜每一天,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