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年垂九十,雪鬓不胜繁。
卖屦籴炊米,典衣租废园。
山深云满屋,夜静月当门。
邻曲时相过,扶行赖稚孙。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表现了作者晚年的困苦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秋日次前辈新年韵五首:这首诗是杜甫在秋天时,根据前辈的新年韵律创作的五首诗。”次”在这里意味着模仿或遵循,而”新韵”则是指新年的新韵律。
残年垂九十,雪鬓不胜繁:诗人感叹自己已到暮年,头发花白,岁月的痕迹已经无法掩饰。”残年”指的是晚年,”垂九十”表示年龄很大。”雪鬓”指白色的头发,”不胜繁”表示承受不了这么多的衰老。
卖屦籴炊米,典衣租废园:描述了诗人为了生计不得不出售鞋子来购买米粮,典当衣物以支付房租,甚至租弃了自家的园子。”屦”指的是鞋,”籴”是买米,”租废”是指租赁的房子被废弃不用。
山深云满屋,夜静月当门:描绘了一个山景幽深、云雾缭绕的夜晚景象,月光从门外洒进来照进屋里。”当门”意味着月光照亮了门框。
邻曲时相过,扶行赖稚孙:邻居的孩子们时常来访,诗人依靠他们稚嫩的肩膀行走。”扶行”是指扶着别人一起走,”稚孙”指的是年幼的孩子。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杜甫晚年的生活状况和他对于自然、友情以及人生无常的感受。诗人通过对生活的艰辛描述,展示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朋友的深厚感情。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色也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