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南山至,相携饭野亭。
倾篮鱼白白,出笼菜青青。
米滑溪舂碓,醅浑草塞瓶。
从今同保社,日醉不须醒。
【注释】
有客:即“客有”,语出《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有客,有客人;南山,指庐山。
相携饭野亭:相携,相随;野亭,山野的亭子。
倾篮鱼白白:倾篮,用竹筒装;鱼白白,指白鱼。
出笼菜青青:出笼,从笼中取出。菜青青,指鲜嫩的蔬菜。
米滑溪舂碓:舂碓,舂米用的石臼。米滑,因水多而使米滑润。
醅浑草塞瓶:醅,酒渣;草塞瓶,用草塞住酒壶口;醅浑,酒已浑浊。
同保社:共同过社日。古人在春秋两社日祭土地神、五谷神。后遂为民间风俗,称社日为“同社日”或“同社节”。
【赏析】
此诗写友人相聚于野亭,饮酒作乐,畅谈人生的情景。
开头两句:“有客南山至,相携饭野亭。”说有客人从南山下来,与我相约到野亭一起吃饭。这两句是全篇的枢纽。因为有了“有客”二字,便引出了下面的内容。“有客”二字,既是诗人对来客的欢迎词,又可说是全诗的纲领。以下四句,就是围绕这个“客”字展开的。
中间四句:“倾篮鱼白白,出笼菜青青。米滑溪舂碓,醅浑草塞瓶。”是说朋友到了以后,便一起上山去野餐。他们把篮里装满了新鲜的鱼;把菜从笼子里放出来,让它们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他们还用溪水舂米,酿出了浊酒,并把酒糟塞入瓶中。这些描写都是很生动的。
最后两句:“从今同保社,日醉不须醒。”是说从今后我们就要一起过社日了,每天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也无所谓,反正不会醒来。这两句是全篇的结尾。它以酒助兴,以酒会友,表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形象逼真生动。诗人抓住一个“有客”字作为纲纪,围绕这个“客”字展开情节,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前四句写客人来访的情景;中间四句写客人与自己同吃野餐;最后两句则写客人要和自己一同过节共饮共乐。诗人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表现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和喜悦的心情。此外,诗人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表现得更加突出感人。例如,用“倾篮鱼白白”、“出笼菜青青”来比喻新近得到的美味佳肴;用“米滑溪舂碓”来比喻酿造出来的浊酒;用“醅浑草塞瓶”来比喻浊酒已经变得浑浊不堪;用“日醉不须醒”来说明和朋友一起饮酒是多么愉快惬意啊!这些句子都表现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欢聚时刻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