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筑涛江外,微凉暑雨馀。
倾囊致欢伯,信脚到华胥。
芳草翩翩蝶,清池泼泼鱼。
此翁虽耄矣,作计未全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选项分析作答。

“小筑涛江外,微凉暑雨余”,写诗人在涛江外的一座小山中筑起了自己的居所,这里应该是作者的隐居之地。“微凉”是说夏天的雨后,天气凉爽;“暑雨余”是说夏雨过后的余热还未散去。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气候状况,为下文写景做铺垫。“倾囊致欢伯,信脚到华胥”,写诗人倾尽自己的钱财来结交朋友,随意地行走于华胥。欢伯即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名,华胥是一个地名,这里都代指朋友。“倾囊”、“信脚”都是虚词,用来强调诗人交友之诚之深。“欢伯”与“华胥”分别代指朋友,可见诗人交友广泛,不计得失,广结良缘。

“芳草翩翩蝶,清池泼泼鱼”,写诗人在闲适中欣赏自然景物。“芳草”点出了季节,“翩翩”形容蝴蝶轻盈飞翔的样子,而“芳草”又是蝴蝶喜爱的环境。“清池泼泼鱼”,是说清澈的池水中游动着鱼儿。一个“清”字既表现了水的颜色,也表现了水的清澈,同时也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此翁虽耄矣,作计未全疏”,写诗人年事已高,但他的志向并未完全放弃,仍然有所考虑。“耄(mào)”是年老的意思。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因为年老而停止考虑问题,仍有很多的想法。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诗人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夏日的雨水过后,我来到涛江外的一座小山上筑起了自己的居所,倾尽自己的钱财来结交朋友。我在闲适中欣赏自然

景物,芳草翩翩飞舞的蝴蝶,清澈的池水中游动着鱼儿。虽然年事已高,但我的志向并未完全放弃,仍然有所考虑。

赏析:

杜甫生活在唐安史之乱时期,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饱受忧患。这首诗就是他晚年在夔州时所作,抒发了诗人对生活

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首联“小筑涛江外,微凉暑雨余”,开篇即交代了时间、地点和气候状况,为下文写景作铺垫。这里的“涛江外”

是指夔州城外的涛声江水外。“微凉”则写出了夏雨过后的余热还未散去时的气温,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颔联“倾囊致欢伯,信脚到华胥”,写诗人倾尽钱财结交朋友。“倾囊”意为倾尽所有的钱物,而“信脚”则是随意地走

步,这两个词都用得十分生动形象,表现出诗人交友之诚之深。“欢伯”与“华胥”分别代指朋友。

颈联“芳草翩翩蝶,清池泼泼鱼”,写诗人在闲适中欣赏自然景物。“芳草”指茂盛的草木,这里用来形容春天

的景象。“翩翩”是形容蝴蝶轻盈飞翔的样子,而“芳草”又是蝴蝶喜爱的环境,可见诗人与大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青

池”指清澈的池塘,“泼泼”是形容水流的样子。“清池泼泼鱼”,是说清澈的池水中游动着鱼儿。一个“清”字既表现了

水的颜色,也表现了水的清澈,同时也表现了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状态。

尾联“此翁虽耄矣,作计未全疏”,写诗人年事已高,但他的志向并未完全放弃,仍然有所考虑。“耄(mào)”是年老的意

思,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并没有因为年老而停止考虑问题,仍有很多的想法。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所作,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