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如灰冷,持心似砥平。
盘餐无宿戒,香火有常程。
樵父供藜杖,陶人售瓦檠。
经旬常苦雨,啸傲送馀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夏中杂兴六首》中的第四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诗句释义与赏析:
处世如灰冷,持心似砥平:这里的“处世”指的是处理世事或生活的态度或行为,而“灰冷”形容世事冷漠、无情;“持心”则是保持自己的心境或心态,而“砥平”则指心态平稳、不偏激。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面对世事的冷漠和无情,我们要学会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不被外界所扰。
盘餐无宿戒,香火有常程:这句话中的“盘餐”指的是日常的饮食,而“宿戒”则是指隔夜的饭食,意指生活简朴;“香火”则指宗教活动或祭祀,而“常程”则是指日常的仪式或规矩。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生活简朴,但宗教活动或祭祀是有规矩的,不能随意改变。
樵父供藜杖,陶人售瓦檠:这里的“樵父”指的是采樵的人,而“藜杖”是一种用草茎做的手杖,意指樵夫使用的手杖;“陶人”指的是陶瓷工匠,而“瓦檠”是一种用来烧制陶瓷的工具。整句话的意思是说,樵夫使用草茎做的手杖,陶人使用陶瓷工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所需。
经旬常苦雨,啸傲送馀生:这里的“经旬”是指经过一段时间,而“苦雨”则是指持续不断的雨水;“啸傲”则是指逍遥自在地生活。整句话的意思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降雨,人们开始感到厌倦和无奈,于是选择逍遥自在地度过余生。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描述,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它提醒我们要在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对待世事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并且要尊重宗教活动的规矩和传统。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即使面临困苦和无奈,也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