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流惟一气,天地与人同。
天道故不息,人为斯有穷。
蛟龙上云雨,鱼鸟困池笼。
宴坐观兹理,吾其若发蒙。
【注释】1.周流:循环。2.气:宇宙间万物生成和变化的本源。3.天道:自然规律。4.人为斯:人的行为使这成为现实。5.穷:尽、止。6.蛟龙:古代传说中的动物,能变化为龙。7.池笼:水族箱、鱼网等。8.若:发蒙的意思,指解开蒙昧。9.宴坐观兹理:静心观察这个法则。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山归来的途中偶得的。诗中以自然界的风云雷电、蛟龙鱼鸟来比喻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与斗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矛盾和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的。
开头两句“周流惟一气,天地与人同”,诗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同一规律运行的,天地与人并无本质区别。这是对宇宙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后四句则进一步从人类自身出发,指出人的一切行为活动,都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天道故不息,人为斯有穷”一句,就是对这一观点的集中概括。
“蛟龙上云雨,鱼鸟困池笼。”诗人运用神话传说的素材,生动地描写了自然界的风云雷电、蛟龙鱼鸟的形象特点。“蛟龙”和“鱼鸟”,既是自然物象,又寓含着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隐喻。
“宴坐观兹理,吾其若发蒙。”这两句诗,是对前四句诗的总结和升华。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风云雷电、蛟龙鱼鸟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同时,它也表明了诗人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