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先生笔有神,我来拂拭一酸辛。
败墙惨澹欲无色,老气森严犹逼人。
惯阅冰霜元耐久,耻随儿女更争春。
纷纷可笑空摹拟,尔辈毫端万斛尘。

【注释】

嘉祐院观壁间文湖州墨竹:嘉州(今四川内江)的嘉祐院,有一块石室先生所书的竹子壁画。文湖州指苏轼,苏轼在黄州作《文与可墨竹赞》。墨竹:即用墨水画的竹子,因竹皮黑,故称。

石室先生笔有神:石室先生是苏轼自称,他自称为“东坡居士”,石室先生则是其号。苏轼曾写《石室记》一文,记述自己的石室生活。“笔有神”是指苏轼书法的笔墨精神。

我来拂拭一酸辛:苏轼贬谪惠州、儋州时期,经常在墙壁上题诗作画以抒胸中之忧愤。此处说,我来抚拭这石室先生的墨竹画,心情十分悲伤。

败墙惨澹欲无色:苏轼曾在《和项承议春日田园杂兴十六首》其一中写道:“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苏轼在黄州时,常到郊外游玩,看到破败荒凉的景象,心中十分伤感,于是写下了《赤壁赋》,抒发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老气森严犹逼人:石室先生所书的竹子画,线条粗犷有力,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苏轼在这里形容石室先生的墨竹画,仿佛是一位年迈的老人,威严而又令人敬畏。

惯阅冰霜元耐久:苏轼曾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善于观察事物,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美,而竹子正是其中的一种。苏轼认为,竹子虽然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但是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这就是竹子的特点。

耻随儿女更争春:苏轼曾在《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主张顺其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名利。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竹子一样,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安守本分,享受生活的快乐。

纷纷可笑空摹拟:苏轼曾在《答王定国书》中写道:“文章如泉流,止于一处则已;如山出云,起于一壑则已;如江海之水,发源千里则已;吾文如斯,岂独然哉?”苏轼认为,文章应该是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模仿。

尔辈毫端万斛尘:苏轼曾在《答秦太虚》中写道:“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苏轼认为,人生是有限的,但是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他希望人们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修养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